去嗔

作者: 王彦文WP | 来源:发表于2024-05-08 21:57 被阅读0次

20240509

昨天晚上孩子回来,和我聊了一会儿。和他谈话时,常给我一种现实世界的意象,那是一台巨大的、有无数齿轮互相咬合的机械时空,一切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力量传导的线索,就连一个个具体的人,也化成了这个精密机械的一个零件,被无数齿轮所牵动和控制,我、何以成为现在的我;他为何被塑造为当下的模样,一切的决定力量和因素,如草蛇灰线,隐约可见。这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这次孩子谈到的,是从近期学习高数的过程中领悟到的道理。他认为中美的数学教材差别,看似美国的知识系统安排更加友好,更利于学习者先见森林、再见树木;而国内的数学教育,先要经历一个相当长时期的不能问为什么、只须强行接受的定律公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套坚硬的律令体系驯化之下,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敞开的阶级上升通道——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实现跃迁。这对理工科知识分子及其后代是有利的,而文科知识分子那种所谓的批判和反思精神,却会在这套体系中让自己的后代再次跌落到社会中底层。当然,这一切得以运行的大背景,是现代科学体系。

听着孩子的分析,我突然收回了自己的“嗔”——不必为自己的际遇感到不公和沮丧,每人都有自己的一本账可算,你获得的、你失去的,条条在目、笔笔分明。有什么好嗔怪和哀叹的呢?

格物致知,仍在路上。

相关文章

  • 去嗔

    早想写写这方面的内容。计划来个百日去嗔。嗔怨的危害太大了。自伤伤他。 原来想从不说谎开始,仔细考虑,是写不完的,小...

  • 《入行论》摘要(五、嗔心理当遣除)

    认识到嗔心的因是不乐时食之后,为了防止嗔心敌人的继续壮大,应想方设法去消灭它。 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 ...

  • 嗔,你嗔了吗?

    贪嗔痴是佛教中的三毒。所谓“贪”:是指渴取一切顺境。嗔:对所遇逆境引起忿怒。痴:心智懵懂,不明事理,颠倒妄取,起诸...

  • 有的终其一生,都活在情绪里 我有半生,被情绪奴役,过得无能为力 兜兜转转那些弯路,像是没有尽头 我不知道我愤怒的野...

  • 嗔,乃无名之火。 势不可挡犹如井喷,三毒之首最伤人心! 哎! 说不清的恼,道不明的闷! 真不知哪一年欠下的情,哪一...

  • 有时候,好想哭 有时候,好想笑 可长大了,想哭想笑时 就会哭笑不得,使自己变得可憎 这时,便...

  • 嗔怪,其实认为别人说自己了,就是不高兴,那怕自己真错了,其实说的那个人,方法肯定不对。因为让对方不高兴了,你说的太...

  • 山,沉默 哪儿来的盟可以托付 海,多变 何处听的誓可以相信 啮指为笔 满纸跃动的红 笑问朱颜今安在 指天为诺 惊天...

  • 这世间最狠的毒, 定是伤心人长夜里的哭诉, 它只杀一人,却诛天下未眠人的心。 也许吧, 不该怪无辜的夜让眼前人思念...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去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ej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