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到头,例行的阅读总结。
看了下豆瓣记录,过去一年的阅读总量在50本左右,基本上保持每周一本。
还是延续了我的阅读习惯,社科居多,小说多是读的原文。
是的,跟往年相比,去年读了不少英文书。
这是因为18年底,加入了一个英文原文阅读俱乐部,主办者挑书品味也很好,除了不大喜欢的传记类书籍,其他基本上都有跟着读。
这些书文笔浅显,也依然蕴含着人生哲理。
跟大家分享过去一年里读到的印象最深刻的书。
1、最让我恶寒的书《平民如何变成屠夫》
都不记得是为何买的这本书,它出现在我的书架上,偶然看到,开始读。
这些年看过一些战地记者的书,从《失焦》到《不合理的行为》,自以为了解一点点战争中的恶。
看这本书却让非常不舒服,以至于看完之后直接把书送人了,不想要留在身边。
该书源于对一堆数据的整理还原,一群没有任何特异性的普通人,上了战场后表现出来的恶。
你忍不住就想,大概,把我们搁在相同的境况之中也不会有太大差异,本质上我们懦弱而邪恶。
以前我听过一句话,说善良的人首先要勇敢,当初我不明白为何,看完这书就有些明白了。
当你不足够勇敢时,根本不足以保护或者捍卫你的善良,很快就只能向现实妥协成为一个懦弱的杀人机器。
所以如果你要善良,也请足够勇敢。
2、最给我力量的书目《the subtle art of not giving a f*ck》
我超爱这本书,翻了又翻,它现在还在我的kindle里,偶尔坐地铁还拿出来翻两页。
信息时代的压力在于,你总看到成功案例,即使是百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的案例你也看了很多。
于是你认为你也可以或者你也应该成功,你和你身边的人都如此期许对方。
结果就是大家在比较和失望中挣扎,日子苦不堪言。
是时候来终结它了。
现实是,我们多数人皆为普通人,努力工作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但距离财富自由,日进斗金的成功还是有些距离。
这本书就在教我们打破这些幻象,回归常态生活。作者说如果你接受生活本来的样子,改变自己的心态,还是有机会获得幸福。
3、最让我感动的书目《Tuesdays with Morrie》
这个是原文阅读会的书目。
老喜欢了。
边读书我边反思自己的日子,如果是我,生病了,还是渐冻症,我能坦然接受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能。
因为我的生活缺失深入的关系网络。
亲情、友情、爱情皆如是。
而Morrie不是,他过了充实的一生。
他有曾经投入一生的事业、有相伴终身的配偶、有关系和睦的子女、还有像作者这样子的学生朋友,在人生的最后一程也愿意回到他身边。
他一再提到,要对自己的社区投入关怀,要跟身边的人建立连接,非常老派的人生价值观,没有说到独立、没有高喊自由。
所以在最后,这些付出,也慢慢归拢到他身边,陪伴他安然度过最艰难的岁月。
而生活在城市里的我,或者应该说我们,是原子,各自存在,常态下各自安好,当变故发生也将独自凋零。
我问自己,这样的结果你愿意吗?
沉默。
我想要改变,要真心的去关怀他人,把注意力从自我身上转移,去跟好友聊天吃饭、跟家人达成谅解、去寻找爱人、去合力把自己周围的环境打造得更好。
我要争取活在网中。
4、妹尾河童
读了不少妹尾老爷爷的书,堪称我的厕所读物之王。
他真是太可爱了,阅读他的书让我非常开心。
老爷子真的是对生活充满热情,他的书多是专栏辑集而成,每期一个主题。
有关于厕所的,他就跑去看身边亲朋好友的厕所 —--- 简直是加热马桶圈的硬广,看完了之后都想去日本扛一个回来用。
有关于腌萝卜的,他跑遍日本去各地找腌萝卜来吃,家里常年充满腌菜的味道,可以想象一下。
有关于人家工作室的、他出门旅游住的旅馆都要画出来,走到一处都要拿着尺子量,画俯视图,好玩得不得了,非常推荐读一读。
最深的感触是:
当你保持好奇,深入挖掘,真的是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好玩儿,重要的还是,你,到底对你的生活是否感兴趣。
5、坎贝尔
我翻了千面英雄、追随直觉之路,还翻了些他的讲座辑集。
怎么说呢,发现自己非常的语言贫乏,我只会说喜欢,发自内心的喜欢,心潮澎湃的喜欢读他的书。
他说神话只是我们认识自我的外显,每个人都要经历自己的英雄之旅,接受召唤、消灭敌人,而后成为真正的自我,英雄之旅。
2020年,我想要再读坎贝尔的书,我的生活需要更多的意义和价值感。
6、一点感想。
阅读要以自己为中心,真的是越来越深以为然。
以前在书本特别是名著面前总是抬不起头,看不懂就觉得自己有问题。
或许。
但现在我的看法是,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那只说明它不适合现阶段的我。
换书就好,同时不要停止阅读这件事。
看得多了总会遇到些不适合的,很正常。
今年也确实翻了不少垃圾书目,唉,特别是新书。不管是谁推荐,也仍然需要谨慎对待。时间是个好东西,出版有些年头的书遇到坑的概率倒还不高。
结语:
新年里关于阅读我做了以下几个规划:
1、把自己列的书目读完。
最近豆瓣出了个新功能,新年立flag,我梳理了一些书目,争取把它们读完。
我的阅读太没有定数了,注意力跑得很快,有些书要强制把它们读完。
2、重要目标是重读周氏兄弟和笔记小说。
重新读周作人,也把我的古文翻出来继续看看。
其实19年我还读了些史记的章节,翻了些笔记体小说。想当年我特别喜欢翻笔记体,从酉阳杂组到聊斋都翻,现在倒是沉不下来心了。
限于外在环境的影响,这些年书也翻得越来越功利,对于这件事情我并不觉得值得惭愧。
读社科类的书是帮我梳理清晰了价值观和看待世界的方式,同时它也让我更加焦虑,整个人很毛躁,我需要一些平衡。
所以今年我打算来重读周氏兄弟,也试着把翻鬼故事和笔记小说的爱好也捡回来。
3、英文阅读继续走起来。
原文读书会那边,新一年里我希望每个月都跟着把书目读完,也承诺了要去做一些阅读分享,这两年在认真学英语,就是为了可以翻看原文书。
我的目标是,将来尽可能看英文原文,翻译少看。翻译要遇到好的越来越难,今年就读了几本翻译得很糟糕的书。
4、试着写阅读笔记。
我瞎翻书,也不乐意做笔记,当时爽了就忘了,大概这样子对于阅读和写作都不很有利,所以要试着做读书笔记,更加认真的对待阅读这件事儿。
新一年里也要认真读书,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