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去听过一个宣讲,大致是一个女孩逆袭的故事,全程高能,杜拉拉升职记般的励志模板,全场掌声一次盖过一次,八成是听完都铆足了劲要大干一场。
的确,宣讲人的语言表达水平与组织能力都很强,抑扬顿挫很容易的引起共鸣,但是这个成功的模板实在不是我想要的一个风向标。她讲:过年的时候她给每一个手机里的人手打短信表达祝福,一共400多条,因为这样显得真诚,因为说不定谁就对你有用;她讲:当时她把一个奖学金的资格让给别人,因为这样反而能够给你换来更好的群众基础。
诚然,上述两个事情都映射出一个人的真诚待人,但是,做这些的一个出发点都是一样:因为这么做,可以抓住别人的心,可以给你更多的好处。曾经评过一场辩论赛,有一方谈到陈光标式慈善,其背后是慈善后带来的一些政府政策为之倾斜,往前推的话说如果没有这个善良带来的附加值他就未必选择慈善。
做事有针对性,目的性是前辈教会的人生法则。寝室楼下接连贴出来的海报,先把奖金标明,先把加不加评优分写明白,作为一个重要的筹码。一个学科竞赛,要把保研加分加下划线,乃至于前些年火热的很的奥赛也是直接与保送挂钩让无数人癫狂的。
很少有人真的就是出于从竞赛本身带来的乐趣而参加的。全民积分大比拼,自我推算现在积分如何,有积分的需求就去刷副本吧,不然谁在乎小怪物可不可爱经不经折腾。
虽然题目用了理想主义,我也不知道理想主义到底算是怎样一种状态,我不知道血脉喷张满腔激情去做,无关利益相关,无关加分一切只是因为喜欢这个算不算。如果这个算,你有过多少次,那种冲动来的彻头彻尾?
你挣脱步步为营的枷锁,大胆去热爱,你不再囿于被计划好的生活。即便所做的对你的未来没有什么帮助,即便有些梦想很不主流,你有没有依然那么偏执的决定,为自己活着,再燥起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