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开始跃跃欲试的期待刘慈欣的作品被搬上大银幕,细细想来还是2015年游族的《三体》。在经历了巨大的期待和停拍的失望之后,2019年,等到的是《流浪地球》的上映。
中国的硬科幻电影和他的内容一样,是一个全新充满未知的新世界。即便《源代码》《星际穿越》等好莱坞电影早已火遍全球,中国电影票房总量稳居世界前列,但踏出科幻这一步也仍然让人觉得并不容易。
《流浪地球》作为第一部中国标准意义上的硬科幻电影,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在中国影史上都有他独特的地位。
与外国的科幻电影主题不同的是,当地球将经历巨大的破坏以及人类文明将面临无望的湮灭时,绝大多数欧美的科学家选择的是保存火种,探索新的星球生存,开启一轮又一轮的“寻找”,所以有了《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火星任务》等。然而《流浪地球》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
同“飞船派”不同,“地球派”选择带着地球一同“逃亡”出太阳系,利用外界的推动力实现自我流浪放逐。这个长达100代人的计划在书中给到的科学解释是“宇宙中没有另一个巨大的稳定生态系统可以像地球一样容纳这么多人”,但归根到骨子里,未尝不浸润着中国人传统的“安土重迁”思想。
在这部选择在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中,提到最多的字眼就是“回家”
我觉得很有趣的在于,小说中关于“人”的描述与电影几乎是两个不同的极端。在随时都有可能消失,惶惶不见终日的世界里,小说中的人在情感上是贫瘠且匮乏的,与七情六欲相比,生存永远是第一位的,友情爱情不重要,宗教更是在一夜间消失。
但电影则用极大的比重增加了对情感的描述,不管是父子情,祖孙情,兄妹情,还是共事多年或萍水相逢的战友情,每一个都恰恰好踩在人的泪点上,用无数人的付出和奉献,阐述了关于“希望”的真谛——
因为承载着千千万万有血有肉的期待,希望才是如同钻石一般珍贵的东西。
在几乎绝境的状态里,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执念在一直坚持。
空间站的刘培强坚守岗位17年,不惜一切代价与联合政府争取到最后一刻;王磊在冰天雪地中带着救援队冲破重重阻碍,矢志要把火石送往需要的目的地;刘启一一朵朵这些年轻人敢想也敢做,点燃木星就为了活下去的机会;还有老当益壮开着运载车的爷爷,插好最后一根线的老何,惦念着贝加尔湖的俄罗斯宇航员.....
每个渺小些微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做的成一件大事——让所有地球人,可以有那么一点点可能,能够回家。这是在冰冷的硬核科幻下,守护住的一点点人情味。也是在日夜不分,冷暖交替,无法预知的宇宙中,收藏于心底的一点点慰藉。
我们也许失败,但我们曾努力过。在人类与宇宙的对抗设定下,命运早就被注定安排。蜉蝣一世,可以恍恍惚惚活得如同行尸走肉,也可以清清楚楚生死的明明白白。
通过AI莫斯的冰冷声音和不断放大的视角勾勒出一个理性的无能为力的外在环境,可能够触动人的则是最后半个小时四面八方赶来的芸芸众生,一声声呼喊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尊重。
刘培强驶向木星的一刻,是神圣且有仪式感的,《流浪地球》的成本不足5000万美金,不低,但想拍摄一部硬科幻我想着总是不太够的。郭帆导演的作品我之前就看过《同桌的你》,青春校园和洪荒宇宙也相差颇远。
本不是带着太大的期待去看,然而无论是特效的完成度还是故事的内核都让我既惊喜又叹服。
是北京上海等地标建筑轰然坍塌只留下时代的遗迹,是始终昏暗的地下城里生机勃勃的新年气氛,也是浩瀚星河里冰冷庞大的科技空间站,是点燃木星喷薄而出的丛丛璀璨蓝色火焰。
国产科幻勇敢走出的这一步踏实又恳切,充满想象力的未来终于以中国的方式完整的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事实上,我们一直以来欠缺的,从不是电影工业上的技术壁垒,而是真正能去开拓去执行的真心实意。
刘慈欣在首映观影上有一点泪目,我想,他应该是觉得,这部《流浪地球》,让梦想照进了现实。最后,大家有想看的电影的话可以关注简书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