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节刚过,朋友圈洋溢的粉色气息依然留有余温,鲜花和爱赋予足够的仪式感。从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妇女争取"男女平等"游行集会以来,国际劳动妇女节已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从一开始充满尖锐甚至流血的冲突到今日和乐融融的状态,这个节日在与时间的共处中逐渐消解掉其锋利的外衣,同时又保持了“追求公平正义”的核心本质。而今回望,那些在历史长河里闪闪发光的女性依然明净似月。她们或近或远地回眸,审视自己的一生,同时也告诫后日之女性:谋生亦谋爱。
阮玲玉——千种风情空寂寥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7841/0f6de1a5a73d9c1c.jpg)
作为20世纪上海第一个有“骨感美人”之称的明星,她明艳娇媚,举手投足都散发着袅娜典雅的气息。亦舒曾在她的作品《她比烟花寂寞》中描述她:“香肩窄窄,给人卿何薄命的感觉。”镜头前,她作为万人倾慕的绝代明星,前呼后拥、日复一日地繁华着;现实里,她只是个平凡多情的女子,却总是遇人不淑,张达民、唐季珊、蔡楚生相继从她那里支取大量资金、为自己建立人脉,却都不愿给她一个承诺。种种原因,注定了她昙花一现的生命结局。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7841/6db8147bec8e99bd.jpg)
1935年3月7日,即将迎来专属于每一位平凡女性的一天,这位电影皇后服下预先准备的3瓶安眠药,平静地与世界告别。在这个全世界女人都将被关爱的一刻,她只能孤独地带上自己25年的青春,悄然作别,一段大上海的传奇自此红颜命尽。
张爱玲——可怜身是眼中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7841/659066d032734907.jpg)
她写了一本《传奇》,冥冥中她的一生也成为了一段传奇。像一朵浓艳的罂粟花,她在近代中国寂寞的文坛上点起令人迷醉的烟,她又是一株茉莉,冷漠性情给她添上一抹令人想去深情相拥的素净。
张爱玲出身于“名门望族”,却从未体会过家庭的温暖。自小就看尽了人情冷暖的她,长大后用孤傲决绝的性格保护自己。她既是文坛上熠熠生辉的明星,也是生活中平凡普通的女性,她擅长写人们的聚散离合,却不能给自己的人生划下团圆的一笔。
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现实安稳也好,飞蛾扑火也罢,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就值得鼓励。
何香凝——寒梅自有奇风骨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7841/834f1fda3d6195c0.jpg)
何香凝出生于十九世纪的豪门世家,却有着一双与其他千金迥然不同的“天足”。父亲的疼爱让她免去承受非人的痛苦,也为她后来巾帼不让须眉的生命历程埋下了伏笔。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旅居德国的何香凝闻讯立刻赶回上海,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慰问前线战士、组织上海妇女成立医疗队。1935年华北危急,蒋介石仍持对日妥协的态度按兵不动,何香凝见此心中大愤,她赋诗一首寄给蒋介石:“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由此可见,这是一位具有何等铮铮傲骨的女子!
![](https://img.haomeiwen.com/i4967841/abfccc3668e427b2.jpg)
此后,在革命的大背景中,何香凝犹如一枚瑰丽的寒梅,任刀光剑影、暗杀重重,奔走于革命第一线,为中华民族的崛起献出了一生,成为一座城市、一代人、一个国家永远留念的一抹凝香。
旧时代的女性,要把一生虔诚地献于家庭:一日三餐,日复一日,没有人为她们围着灶台的次数做过统计,容颜都消磨在油烟里、杂务内和孩子的哭闹声中,这一想,便有令人落泪的温柔;现代女性独立意识觉醒并逐步增强,优秀的工作能力是她们在外打拼的武器,本性的温柔依旧留存,面如春花,又腹中有书。
愿每一位女性的前行之路“桥都坚固,隧道都光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