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为,“断舍离”就是把不要的不用的通通舍去,多简单啊,不就是做减法吗?可是最近才发现每一次“断舍离”都那么艰难。
周末对我的衣柜进行大清理,时不时的买买买,造成衣柜拥挤凌乱,有时候甚至都找不到某件想穿的长裙,于是下定决心把所有衣柜整理一遍。一件一件的翻出来看,决定是否要留着。
最终结果是,只有几件衣服是非常明确不再需要可以直接不穿的,还有大概二十多件衣服单独的放在一边,没有放进衣柜,也没有放入直接舍弃的袋子里,犹豫着到底是否要留下。
这堆衣服平时没怎么穿,要丢又舍不得,总觉得可能也有穿的时机,纠结的不行。留下来,其实一年甚至都没穿过一次,丢弃了,又觉得当初买的那么贵,现在还完好无损,只是不适合自己了。
我们很多时候的考虑出于价格,出于品质,出于当初的喜欢,可是考虑的最少的就是是否适合。是否适合自己的日常工作、日常生活、是否舒适、是否利用率高,是否真的适合自己目前的状态。
如果从这个方面选择的话,那么“断舍离”貌似就没那么艰难了。
“断舍离”考验的无非就是让我们清楚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也让我们清楚自己最想要的状态是什么。
通过对衣服的”断舍离“让我知道,我最想留下的衣服是适合自己的,而适合自己的是大多是舒适简单的。
尽管我曾经买的衣服款式各异,但是最终,奢华大气的我没留下,可爱娇俏的我没留下,设计感强烈的我依然没留下。我留下的大多是日常的各种类型的黑色裤子单色衬衫,抑或是牛仔裤简约T恤以及单色长裙。你看,至少在以后的买买买里,我会更加理智的对待那些类似我丢弃的款式,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前几天工作忙的人仰马翻,几个新项目的确定,新项目的合同同时对接,还有N多份需要上报的专项报告方案,搞的我疲惫不堪,本来发烧几天身体虚弱的不行,可是看着这工作进度,我又不能把所有工作推给我的部门人员,没办法,自己得上啊。
结果,太多的方案报表合约要审核,每项都急急急,我突然就混乱不堪,分不出轻重缓急,不知道先做哪些,同时做太过不现实。这些工作都没办法用任何碎片化的时间来处理,必须专注的拟定初稿再反复修改,一会这个做一下,一会那个改几笔,效率好低。
于是,周四中午我实在乱的没方向,干脆一个人去外面吃了个午饭,然后把所有要做的工作在纸上列出来,根据目前各个阶段的进度,最终确定了其中四件工作当天必须完成,其余工作直接推到周五。我立马把要推到周五才能做好的工作给其他关联部门以及业主甲方进行沟通,尽力解释,明确时间稍微多延长一点,以便给出最完整的报告。
你看,原来我们的工作也需要一定的“断舍离”。有时候我们觉得工作都很急,大家都催促着要结果,于是在有限的时间做出来的效果其实质量比较差,甚至有时候根本完成不了,你想所有都按大家期待的完成,照顾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客户,可是恰恰最终什么也做不好,反而花费了大量时间做了无用功,失去了口碑。
“断舍离”考验的是我们敢于舍弃的勇气,如果我不试着大胆跟客户沟通,把某些工作适当推后,我想最终我每样工作都无法做好,至少我当天留下确定的工作目标我按质按量的完成了,不是吗。大胆的“断舍离”,放弃一些,找出重点,才能应付冗繁的工作,不要让繁杂的工作打乱了你自己的工作节奏。
今年年初,我增加了很多的公众号的关注,买了很多网上的课程,加了好几个社群,报了英语班,买了健身私教课,觉得这个可能会有用,那个也可以学学。
可是渐渐我发现,工作太忙,我根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公众号那么多,事实上每天会看的也就那几个,网上课程买了那么多,我一直在学的只有两个课程而已,英语班就去了两次,社群我大多都屏蔽,然后等有空看消息参与讨论的时候早就不知道从哪儿说起了,健身的私教课我坚持的还算不错。
认清事实后,我狠狠心,公众号只留下常看的那几个,社群好多也退出,只留下三个学习、打卡的群,英语班决定暂时先不去,作为明年的学习重点,今年学习先专注坚持读书和写作,养成习惯,健身要长期坚持。“断舍离”让我把精力更加专注在我目前想要学习的领域,其他的虽然也需要学习,但精力不够,把精力分摊到太多事情上,结果每件事情都无法做好。
我们的人生总是在不断做加法,越来越多的目标,越来越多的责任,越来越多的欲望,越来越多的憧憬和期待,我想,有时候我们不妨停下来,清理自己的内心,做做减法,减去那些我们想要但其实并不需要的欲望,什么都想要,注定什么都得不到。
很久以前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我们依然在为自己的生活增加重量。我想我们应该舍弃那些我们想要又不可得的野心,舍弃心理的负担,舍弃浮躁。“断舍离”教会我们的其实不是舍弃,而是得到,找到你真正想要的得到,看清自己,然后鼓起勇气去舍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