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习俗

作者: 雨儿_ | 来源:发表于2020-06-20 22:44 被阅读0次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相关文章

  • 端午节习俗

  • 端午节习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儿歌唱起,端午节来到了。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

  •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

  • 端午节习俗

    小时候喜欢过端午节,早上醒了发现手腕、脚腕上会被绑上好看的五彩线,这个五彩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拴上的,总给人一种神秘...

  • 端午节习俗

    “真正北平的正统的粽子是(一)北平旧式满汉饽饽铺卖的,没有任何馅子,而只用顶精美的糯米包成小,很小的,粽子;...

  •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

  • 我们这的端午节不吃粽子

    今天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日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然而,在我们这里,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习俗,反而八月十...

  • 沙龙文化:端午节知习俗

    沙龙文化:母子端午节话习俗

  • 细雨绵绵,清凉端午,粽香情深

    岁岁年年今常在,年年岁岁端午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日的仪式与习俗活动是节日的重要内容。端午节的习俗主要...

  • 回趟老家

    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 老家的习俗是,五月端午节前,出门闺女给母亲送糖糕。县城的习俗是,端午前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kn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