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习俗

作者: 谢寒1 | 来源:发表于2020-06-25 08:18 被阅读0次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儿歌唱起,端午节来到了。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专门放假一天。

端午到,五毒出,家家户户门口都有插菖蒲与艾草的习俗。由于艾草和菖蒲具有很浓的气味,将这两种植物挂在门口和窗口,有驱除蚊虫和五毒的作用,防止它们进到家中来。

为防五毒,还可佩戴“艾”心香包,主要以艾叶为材料,还可放点中药,甚至厨房的调料,如陈皮,丁香都可以。

端午节还可以用干艾叶洗澡,据说可以驱邪避瘟,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消毒杀菌的作用。产妇坐完月子后进行艾叶浴可以驱寒祛湿,排毒抗病,增强体质,我曾经就洗过。

而且洗好后不要再用清水冲洗,直接用毛巾擦干,才能把艾叶药性充分吸收。

端午节还有饮雄黄酒的习俗,也是避邪驱毒。关于雄黄酒,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白蛇传”中白娘子不慎喝下雄黄酒,失去控制现出原形,使人们更深信雄黄与雄黄酒能避鬼邪,杀百毒。

端午节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吃粽子,北方的粽子与南方的粽子千差万别,我还是喜欢吃老家的红枣甜粽,香糯可口,价格也便宜。而海南这边的粽子却是猪肉蛋黄咸粽,而且还醮白糖吃,又甜又咸的,实在吃不下,价格又高,我从来都没买过。

虽然没买过,但是也不缺,每年存放在冰箱里占地方,不想吃,丢了又可惜,还好闺蜜妈妈喜欢吃,都打包给她了。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从小养成的口味难以改变。

南方有赛龙舟的习俗,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百姓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他们身体。

端午划龙舟流传下来之后,如今赛龙舟已成为一种竞技型的体育项目。而湖南省汨罗市便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办国际龙舟节,场面相当壮观。

龙船花

在海南随处可见的这种小花叫龙船花,因在端午节赛龙舟时盛开繁茂,故而得名龙船花。

万绿园里有很多,一团团,一簇簇,像绣球一样次第开放,一片红艳艳,所以它的花语是争先恐后,寓意着某一行业发展前景,能够蒸蒸日上。

赛龙舟时釆一束龙船花挂在龙船头,争先恐后,龙船必能进前三甲。

端午节还有洗龙水的风俗,据说屈原投江之后,化身为龙,洗龙水便是与龙同浴。

每年这一天,假日海滩人山人海。有一年随姐妹带孩子去逛了一下,海里洗龙水的人就像煮在锅里的饺子一样多。我们下水洗了洗脚就算洗过龙水了,最后带了一身沙子回来。

端午节又称女儿节,是出嫁女归宁的节日,纷纷回娘家省亲。而我们老家却是相反的,都是父母去看望出嫁的女儿,俗称“看闺女”,带着粽子和鸡蛋去女儿家看看,也算是一种回礼,不光女儿探望父母,父母也去看望女儿。

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要祝”端午安康”。如同清明节祭祀先人一样,端午节也是个祭祀节日,祭祀投江的屈原,伍子胥与曹娥。

今天端午节,风俗要沿袭,才有节日的仪式感。端午,端午,愿我们端起快乐,放下烦恼;端起幸福,放下埋怨;端起安康,放下悲伤。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平安无恙,幸福无忧,天天喜乐,岁岁安康。

相关文章

  • 端午节习俗

  • 端午节习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儿歌唱起,端午节来到了。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

  • 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

  • 端午节习俗

    小时候喜欢过端午节,早上醒了发现手腕、脚腕上会被绑上好看的五彩线,这个五彩线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拴上的,总给人一种神秘...

  • 端午节习俗

    “真正北平的正统的粽子是(一)北平旧式满汉饽饽铺卖的,没有任何馅子,而只用顶精美的糯米包成小,很小的,粽子;...

  • 端午节习俗

    赛龙舟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

  • 我们这的端午节不吃粽子

    今天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日子,端午节吃粽子是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然而,在我们这里,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习俗,反而八月十...

  • 沙龙文化:端午节知习俗

    沙龙文化:母子端午节话习俗

  • 细雨绵绵,清凉端午,粽香情深

    岁岁年年今常在,年年岁岁端午来。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日的仪式与习俗活动是节日的重要内容。端午节的习俗主要...

  • 回趟老家

    今日,五月初五,端午节。 老家的习俗是,五月端午节前,出门闺女给母亲送糖糕。县城的习俗是,端午前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端午节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ztd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