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讲师五期丁小莉原创分享第595天20181222
教一年级,会发现孩子们这个阶段有很多“奇葩”行为,比如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拿走,据为己有,毫无羞耻心。当然这些都是阶段性问题而已,是孩子没有物权意识表现。
当孩子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家,并不是偷窃。大人发现时,要避免说教和装腔作势很重要,可以引导孩子走尊严地走上正直的道路,要平静而威严地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但是我们还是要还回去,它的主人也很喜欢它,我们可以自己买一个,可以吗?而不是给孩子贴标签,吼孩子:你怎么可以偷人家的东西?或者你为什么要把别人的东西拿回家?没有经过主人的允许就是偷,你知不知道?小时候偷玩具,长大了就该偷钱,还能有啥出息……
千万不要把孩子叫做小偷或说谎的孩子,或者预言一个不好的结局,这非常重要。因为问孩子为什么是毫无帮助的,当一个人被问为什么时他会感觉被质疑指责,容易产生”逆反情绪”,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而且孩子可能并不知道自己的动机,在为什么的压力下,只能导致撒谎。
当我们知道问题的答案时,不要再故意向孩子提问题。比如孩子偷吃了零食,破坏规则,我们可以开诚布公说:你吃了饼干,我已经告诉过你不要吃了。这其中包含适当、合理的训诫,它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并唤起他想弥补过错的责任感。而不是明明看到孩子脸上沾着的饼干屑却还要明知故问:谁拿了罐子里的饼干?你有没有看到谁拿了?你吃了吗?这样通常是逼孩子作出防御性撒谎,也只会让我们更受伤。因为当你看到他做了还不承认时你会更生气,再贴个不诚实的标签,孩子也会感觉到来自父母不友好的指责不接纳,而不是关心他的需要和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