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智障多年,我不离不弃。
0
今天喜庆儿打开后台看到一位新粉说希望写写“大学里的友情”,怎么说呢,在我们的共有经验里,看起来简单的题目一般吧,错误率都高。
这个话题给我的感觉像是:第一眼看山是山,再想一想诶好像看山不是山,可细想一番感觉看山还是山。
我在思索,为什么我们不按远近疏离来对友谊分类,比如最好的朋友、好朋友、朋友、同学、那个高个子。
反而会习惯用发小、中学时的朋友、大学的朋友这样的时间序列分类呢,我抬头问室友这怎么下笔,这个大大咧咧的姑娘一边打游戏一边蹦出句:
“给她来一篇宫斗剧!”
嗯?好像有点思路了,没准是刚刚成年的我们心智还不足以面对即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重重阻碍吧。
1
前几天一位朋友和我说她最近挺丧的,闺蜜做的一些事情让她有点尴尬,所以不晓得怎么以不知情的样子去对待她。
当然她也信任我,一边玩着衣服上的牛角扣,一边不是滋味地说起了原因。某项活动有投票占比,虽然是匿名投票,但是投票发起人是可以看到真实ID的。
被告知最好的朋友并没有投自己转而投了另一个不熟的人。
“你说我们这算不算是塑料姐妹啊,我以为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
倒不是塑料姐妹,虽然希望她的朋友是手滑点错。借用《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一句台词,有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
朋友考第一名你难过,朋友考第一名你更难过。
被认可是每个付出艰辛努力的人最希望看到的事情吧。也许你们刚好在同一个竞争圈,而能在这个圈里留下名字的人并不多。明明自己也很努力很努力,明明也不比别人差啊。
这个时候心里最容易生出心理落差和一只叫做嫉妒的小恶魔。
可以理解,也可以被原谅,也希望你能接受。
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有那些闪闪发光的第一名面前围聚的话筒和打在他们头顶的追光,自然也会有讲台边不甘心的小宇宙。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学里的竞争要更为激烈一些,不远的将来又将面临着评奖评优、写简历找工作,说真的,谁也希望自己的白纸多点色彩。
友谊不是说真的什么都唯愿你好,总体来说是真的挺喜欢你这个人,除了在一些利益竞争上会有一点点不爽,其他好吃的好玩儿的都想一起经历。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需要太太太在意的,人的正常心理不是吗,我会有,你也会有。
2
刷朋友圈刷到一条“对啊其实一点都不希望丢火车会火”,我点开了他的音乐分享。诶嘿,《卡尔加里路》这首歌还蛮好听的。
大学嘛,自然不同于中学。中学时候大课小课几乎全班都是一起上的,生活在同一个小小的空间里。
下课一起去买乐事,中午一路狂奔到食堂占位,喊不动的朋友一句“我请你”就喊动了。学习压力虽然大,但会觉得你和好朋友有公共的经历,你吐槽一句“老王来了”别人就知道提前下课又泡汤了。
可是大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课程不一样,作息也不同,同寝室的还好,不同寝室的基本也就告别抬头不见低头见了。
更让人不爽的是每过一阵就有一个说好一起吃四年狗粮的崽脱单,然后阿爸们从此又失去一个随叫随到的战友。
大学里的友情,或多或少还让人心里有些不爽的小九九。因为各人的行动灵活性大,好朋友间也不能时刻掌握对方的动态,在友谊建立初期,理所当然会感到这份关系的不稳固。
尤其是翻看朋友圈发现,啧,你怎么又和其他朋友出去玩了,噫,说好的好朋友是我呢。
像是粉丝不希望自己喜欢的作家大红、也不太想自己认真喜欢了很久的歌手隔天就变成其他人口中的男神。人对自己特别珍视的东西都会有藏起来的想法。
我想,你那些在经过了前十八年洗练的优秀的朋友,也是你用真心珍惜相对的人吧。你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当然也希望他心里的顺位第一是你啦。
3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你们都听过一句话:“要珍惜高中的友谊啊,大学就没有这么纯粹了。”我上大学之前,老师、姐姐也跟我说过类似的话。
大学里的人不也是从高中升上来的嘛,其实大家彼此彼此,都是小心翼翼涂上保护色寻觅同类的小鬼。
我在想,是不是我们听了太多这样的言论,所以来到大学前甚至在已经度过了两个春秋的现在,依旧关着自己的心门。
真诚,我挺喜欢这个词。哪有那么多的独行侠,哪有那么多的单打独斗,如果你卸下防备,花些时间精力去沟通了解,以心换心并不是个小概率事件。
忘记复杂,简单真诚地去交朋友就很好啦。很多朋友是因为像走在一起:
从你的某个角度,我总看见自己;到底是你懂我,还是你本来就是我在世界上另一个自己。外面风超级大,但是我身边有你啊我的朋友。
我更希望大家都能从好的方面去看待友谊这件事,不要想太多了,有什么问题多沟通多交流,感受到了对方的真挚,就打从心底里珍视这段关系吧。
4
大学里的友情,可以要好,可以复杂;可以像火花,也可以似淡茶。把那些奇奇怪怪的言论忘记吧,多些真诚、多些宽容、多些理解。
多年以后,照样可以围着篝火再聊聊当年的诗酒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