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学习是不一样的
开学前的数学考试成绩出来了。翻阅了学生的试卷,分数让人不是太满意,关键是没有中间学生,后面的学生太多。满分是150分的试卷,全级及格的人数没有几个,大多数学生处于五十分以下。这样的成绩也是能够接受的,造成这样的局面原因可能是线上教学的效果确实不好,再加上本次的考试以下学期的内容为主,最主要是经过了一个寒假很多的东西都忘掉了。不过让人感到欣慰的一点是有几个学生进入到了及格线,及格人数比上一次多了三个,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不过在看全级的成绩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两个寒假学习很认真的两个学生成绩并不是太理想。其中一个刚刚及格,一个只考了七十多分。有几个学习成绩比这两个差一点的学生却考的比较好。假期认真的这两个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家长专门的辅导和监督。几乎一个寒假,包括春节的几天都没有休息,学生的所有时间都安排着进行学习。成绩没有能够上去是一个必然的现象,最关键的是这两个学生都是在家长的监督下学习的。所谓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而不是出于学生自身的愿望。学生被家长时时刻刻的监视着,看似学生学习很努力,很用功,而背后隐藏的是一种和家长的无形的抵抗。只要有机会,学生不是想着去学习,而是想着怎么去玩或者隐蔽的玩。孩子的全部精力不是放在学习,而是把一部分精力耗费在和躲藏大人的监督。处于监督状态的学生,侥幸成绩短时内有所提升。当孩子没有监督的情况下,就会反弹到没有办法控制。
几个成绩上升比较快的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家长监管比较松,孩子自己想着办法学习。学习完全是学生自己的意愿。学生的学习处于一种主动地状态。学生不会把多余的精力放到躲藏家长和老师,而是全身心的进行学习。主动的学习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优势会明显的提升。作为老师就是不断的唤醒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或者试着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主动学习就是一种内驱力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己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任何因素的影响。
看似同样认真努力的学习,学习和学习是不一样的。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结果是天壤之别。被动学习会让学生厌恶学习,逃避学习。大脑中想的都是怎么样去逃避学习,而不是想着怎么学好?出发点和动机是不一样的。被动学习的动力是外部驱动力,缺少外部的刺激就会停止学习,而外部驱动力只是暂时的,不会是永久的。主动学习是内驱力,有了方向就会越来越好。学习教育中,应该培养孩子的内驱力,而不是外驱力。我们所谓的奖励、表扬和监督等等手段,都是外驱力。外驱力越大,学生的学习越被动,越会逃离,会让孩子某一天失去外驱力的是时候,就会停止前进,甚至会倒退就是堕落。抓住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