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下 !你有没有这样的口头禅?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想要完成一件事时候,后来又想等一下再做,结果这件事拖了很久也没做!我们经常给孩子讲:“今日事,今日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可是真的到自己身上,却会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
其实拖延的原因有很多,而对我自己来说,最大的原因就是:给自己安排的生活太满了,满则溢。也许这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吧?总想让自己成长的很快,结果发现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其实有时候放慢脚步,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另一种美丽。
最近我略读了一本《拖延心理学》这本书,我将书中一些我个人觉得不错的东西进行了整理,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001. “拖延症”是一种病。
等一下!
其实从这个词语中不难理解,那就是拖沓延迟的症状,之所以用“症”,证明它是一种病灶,我们医治这种心理疾病,还得先琢磨一下自己的内心,你为什么会拖延?
拖延症发生的根源是:
1、 惧怕失败。
2、 惧怕成功。
“成功”和“失败”两个反义词,其实有时候就在一线之间。
当事情变得艰难时,一些人就开始退缩,失去兴趣,他们不想做任何证明自己不能胜任、缺乏能力的事情,因此用拖延将他们保护起来,这就是惧怕失败。
还有些人认为成功是危险的,担心成功会伤害到其他人,害怕因为自己的成功而遭到别人嫉妒、怀恨。中国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在现代,女子过于能干,便是女强人,而大部分女强人似乎婚姻并不美满。还有比如很多女博士很难找到男朋友,还有那些领导很少会有下属做朋友,这就是所谓的“高处不胜寒。”
002.你是独立的人吗?
你有没有一种经历:总是被人催促做一件事的时候,反而这件事会被拖延?或者你总是催促别人做的事情,别人反而会拖延?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怪象?
等一下!其实可能源于一个原因:独立掌控权。
一些对掌控权很敏感的人,可能会不喜欢这些规则,可能会抗拒强加在自己身上的要求,对他们来说,拖延成为了获取掌控感的一种方式。拖延像一个人的独立宣言。你们发现没有,当你总是指挥孩子完成学习任务的时候,孩子会有一种在等一等的现象?其实她在宣告她的独立自主权,有时候你把不完成作业要面临的结果交给她自己,比如会受到老师惩罚,或者开学前要赶作业等等。当然如果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做一些学习计划会更好,但是这些计划一定是她自己做的。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如此,当你在一个社群里的时候,总有人会提醒你打卡,总有人会帮你善后,你每天的打卡反而并不会越早?也许这是一种依赖,有的人享受这种依赖,所以她会等被人催促的时候再做。我最近参加一个大的读书社群,刚开始的时候我打卡总会忘,因为会有人提醒我,所以我不担心,然而我还同时学习英语,我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便是打卡,因为我知道没有人会提醒我,而且英语不打卡的代价会更大,所以我会把这件事放在首位,而且不会忘记。所以当我们想去催促别人完成一件事的时候,不如把“承担后果”交给她,这样子,拖延症会有所缓解。
003.保持距离
你们发现没有,当你在一个大的社群中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强迫自己兑变或者改变现有人生轨迹的想法?这时候你会愿意依赖外界给你带来的力量,你需要那些正能量。
然而,当你不想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你需要你独立的时间和空间,你不希望别人过度的干涉你,甚至希望保持距离。因为你觉得现在的状态是最好的状态。
所以当你发现你身边有人突然变得积极,那一定她想改变:换个工作,换个朋友圈,又或者可能想换一种活法。然而当这种打了鸡血的生活持续一段时间后,你突然希望这种状态不要改变了,因为你需要调试——休息。如果持续这种状态,反而会造成拖延症的发生。所以如何寻找独立与依赖之间的平衡,需要你自己花心思琢磨。
等一下!
004.拖延的罪魁祸首——时间
很多人喜欢研究空间维度。特别是搞心理的人,会痴迷这个维度空间,为什么呢?因为当维度变成四维以上的时候,就不再单单是空间维度了,它还有一个重要的变量——时间。时间始终存在,在研究宇宙奥秘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时间是有罅隙的,这个罅隙便有可能是一个虫洞,可能藏着另一个生命体或者生物集合群体。所以时间这东西虽然看不见,却很神奇。你不知道它华丽转身后会有什么等待你。
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对于时间有不同理解:
当我们与别人约定时间的时候,有的人总会迟到。比如约定九点的时候,有的人理解九点;有的人理解为九点到十点之间。这就是差距。所以拖延就发生在理解不同时间点。
005.干掉拖延症
说了这么多,我们无非最终目的就是“干掉拖延症”。书中介绍了几种方法:
1) 拖延者要面对现实。
比如一个人成功之后,需要肩负各种责任,这些责任会让人焦虑和不安。我们需要面对现实,并全然接受责任和情绪,接受之后再去思考怎么才能做好,而不是一味的恐惧和害怕,我们要允许自己接受新的挑战。
2) 给自己打造一个更有弹性的系统。
一个健康的生活,一定是有弹性的。一个过于完满的生活,会让你产生一种错觉,这种错觉,会让人有心生一种模式:循环不
等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