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5岁的兜兜总是在和我唱反调,我指东,她说西,会故意把水搞得到处都是,会在公共场合大喊大叫,搞得我焦头烂额,心烦不已。
有什么办法能治这熊孩子呢?我在豆瓣上看到了8.8分,豆友们强烈推荐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爱的技巧和训练书籍,作者阿黛尔·法伯和尹莱恩·玛兹丽施,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三个孩子的妈妈。
我一边认真阅读学习书中的技巧,一边按照书中的技巧实践,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令我头疼的问题,迎刃而解。
例如,兜兜每天刷牙洗脸的时候,都会把水弄的到处都是,洗手台、墙上、镜子、木质吧台等等,总是搞得我火冒千丈,苦口婆心的劝说多次,被兜爸打过,都不起作用。
于是,我运用书里的技巧,代替惩罚,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让她自己一个人把洗头台等弄干净,同时,鼓励孩子和我们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法,通过沟通了解,兜兜不喜欢现在用的牙膏,就想用这种办法让牙膏快点用完,还想要个小脸盆。我给她买了她喜欢的草莓味牙膏和小脸盆,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这本书共有7章: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融会贯通。我概括为学会倾听,接受孩子的感受;学会赞赏,鼓励孩子自立;代替惩罚,帮助孩子成长三个方面。
1.学会倾听,接受孩子的感受。
很多家长在很多时候,是没有认真听孩子说话的,大多时候,一边盯着手机,一边“嗯嗯”算是回应,孩子感受不到家长的真诚,久而久之,就不愿意与家长分享自己的感受。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放下手机或者手里的活,注视着孩子的眼睛,全神贯注地倾听,并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孩子的感受,并说出孩子的感受。
例如,兜兜:妈妈,今天在幼儿园排队做早操的时候,某某把我推到了。
我:这样啊。
兜兜:老师批评了他,推人是不对的。
我:哦。然后呢?
兜兜:我就摸摸摔疼的地方,去做早操了呀!
很多时候,孩子有情绪,或大哭大笑,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这样孩子才能改变自己的情绪。
例如,孩子打预防针害怕的哭闹,不要说“这有什么好哭的,要勇敢”之类的话,而是接受孩子怕疼的情绪,肯定这种感受,接纳孩子的哭泣。
此外,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情绪类绘本,通过绘本学习,让孩子更好认识自身情绪,正确的对待处理情绪。
2.学会赞赏,鼓励孩子自立。
很多家长喜欢用“你真棒!你真漂亮!你真厉害!”这些评价来赞赏孩子,往往孩子并不懂自己做了什么是棒的,云里雾里分不清。不恰当的赞赏,往往隐藏着不少问题,可能会带来压力、焦虑等。
2019年,我们单位年度考核全市第一,领导对我说:“今年,你办公室考核台账整理的好,宣传等任务完成的不错,明年继续加油干。”我感到压力山大,明年考核没拿第一怎么办呢?我们成年人都如此,更何况是孩子。
正确的做法是客观地描述你所看见的,并描述你的感受。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例如,我看到你把家里地上的垃圾清理掉了,妈妈感到很欣慰。
我看到你帮助小朋友找丢了的玩具,这就是“助人为乐”。
作者提醒家长,赞赏是把双刃剑,要谨慎使用。
每个人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还小,代劳了很多事情,导致孩子生活不能自理,独立性不够。曾经我也一样,帮孩子背书包、水杯,到幼儿园门口在给她,导致孩子不肯自己背书包。
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做选择,尊重孩子的努力,不要问太多问题,别急着告诉答案,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不要毁掉孩子的希望。
最近,被一则女大学生啃老十年的新闻刷屏了,造成现在的局面,女大学生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妈妈没有尊重孩子的努力,一次一次的打压,一次一次的毁掉了孩子的希望。
3.代替惩罚,帮助孩子成长。
作者认为,惩罚孩子并不起作用,实际上剥夺了他从内心深层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而这个过程又是非常重要的。
书中提出7个技巧代替惩罚:请孩子帮忙、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表明你的期望、提供选择、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采取行动、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弥补失误要与该事件有联系,才有用。
例如,孩子打破了家里的花瓶,你让帮忙擦桌子,这种措施与打破花瓶没有联系,应该是让孩子帮忙一起清理花瓶,用自己的零花钱重新购买花瓶。
例如,孩子在超市里不听话,乱弄物品,可以把物品拿走(采取行动),或者直接把他带走。第二天,再去超市,就不用带去,让孩子经历行为不当带来的自然后果。
写在最后,爱的技巧需要练习,很多孩子的问题容易反复,这个时候就需要运用到所有的技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教育也没有什么万能模板可以照搬照用,家长也需要和孩子一起不断的学习成长,寻找共同的最佳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