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散文萌宠
拆书稿——张幼仪传(上)

拆书稿——张幼仪传(上)

作者: 身临其境的感悟 | 来源:发表于2021-11-28 18:17 被阅读0次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张幼仪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幼仪是谁,但我说徐志摩,你们一定认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很多人都听过他的诗,他是民国时期的大才子,他和林徽因的爱情故事被人广为传颂,甚至再深入一步会了解徐志摩和陆小曼之间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听到这儿大家是不是听出了点渣男的意思?这徐志摩怎么跟谁都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错,徐志摩这人啊,大家欣赏一下他的才华就好了,人品就不必了。而今天要讲的张幼仪呢,就是徐志摩的第一任原配妻子。

对于徐志摩来说,张幼仪只是他绚烂人生经历中最不值得一提、最微不足道的一笔;但是对于张幼仪来说,徐志摩却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这个男人影响甚至改变了她的一生。

张幼仪,其实可以称之为真正的大家闺秀。1900年12月29日,她出生在江苏宝山的一个当地富豪家中。祖父曾在清代为官,父亲是著名的医生,她的几个哥哥也都颇有出息。二哥张君劢是后来中国近代史上很有影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四哥张公权是中国银行的董事。

张幼仪出生后,父母给她取名为张嘉玢,小名幼仪。“幼”字中含有善良的意思,“仪”表示一个人外表和容貌端庄。可见父母对她的期望也是成为一名秀外慧中的大家闺秀。虽然出身豪门,但是在那个时代,受大环境的影响,张幼仪的父母依然有很强的重男轻女观念。父母把哥哥们都送出国读书,却要求女儿要缠脚,而且不能读书。

张幼仪的有主见在她三岁的时候就初见端倪,她不喜欢裹脚,不要做一个裹脚的女子。在她三岁多的时候,母亲给她裹脚,在裹脚的三天里,她各种哭闹,然后去求最疼她的二哥,二哥本就思想开放,再加上心疼妹妹,最终求得父母同意幼仪可以不裹脚。就这样,幼仪成了张家第一个大脚女子。

这种主见在张幼仪后来的人生路程中,都时时刻刻伴随在她左右。在12岁的时候,张幼仪在街上看到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招生简章,她开心的回家告诉父亲自己上学的愿望,但是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女人读再多书都是要嫁人的,他的父亲虽然开明,但是在这件事上依然古板得很。

但是张幼仪不愿意就此放弃,她发现学校的费用特别低廉,于是用这个理由去说服父亲,父亲考虑到让学校帮她养女儿比自己养还划算,这才同意她上学的请求。

张幼仪拉着大姐一起进入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因为幼仪是极少数没有缠脚的女学生,因此受到了老师的很多优待。但是,这场求学之旅只维持了不到三年时间,因为一场包办婚姻而匆匆结束。

在她13岁的时候,她的四哥在浙江担任都督秘书的时候,对一篇文章印象深刻,后来得知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徐志摩。四哥打听到徐志摩是有钱人家的独生子,便立即写信给徐家,提议徐志摩和张幼仪的婚事。徐志摩的父亲收到信后很快回了信,信中对这门婚事表现出了极大的赞同,当时张幼仪的二哥和四哥都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当张幼仪看到四哥寄回来的徐志摩的照片时,也只是轻轻的说了一句“我没有意见。”而徐志摩虽然内心非常的抵抗传统的包办婚姻,但是同时他又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不愿意违抗父母的命令,所以张幼仪就成了这场包办婚姻下的牺牲品。

婚后的张幼仪,过的并不幸福,相反,在这段婚姻中的七年时间,可以说是张幼仪一生中最难熬的日子。张幼仪从徐家的仆人口中得知,徐志摩见到她的照片时说的第一句话是:“真是个乡下土包子。”而在新婚之夜,张幼仪做好了所有准备,最终却以徐志摩的沉默收场,这场沉默贯穿了他们整个婚姻。

结婚后几个星期,徐志摩便离家求学,从北京到天津,丢下张幼仪一个人在家伺候公婆。即使徐志摩偶尔回家,对张幼仪也是不理不睬,常常不声不响就不见了人影,张幼仪面对丈夫的无视,她心里有委屈,但是却无处诉说。因为结婚前妈妈曾经交代她:进了徐家门,就只能说“是”,绝对不可以说“不”;不管丈夫如何对她,她都必须尊重孝敬公婆。张幼仪把妈妈的叮嘱牢牢记在心里,她也是这么做的。

后来,张幼仪有了长子阿欢,徐志摩终于完成了父母抱孙子的心愿,便更加的肆无忌惮,直接申请去了欧洲留学。她看到了丈夫的冷漠,感受着丈夫的心不在焉,但是她却谁也不能说,因为她知道,就算告诉公婆或者父母,依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她一个人咬牙坚持着,但是她不是那种委屈自己的忍让,她身上是一种细水长流的隐忍,因为她知道,不会一直这样下去的。她不能坐在家中,像一个望夫石一般苦等,她要走出屋子的囚笼,要提升自己,让自己变成那些可以和丈夫侃侃而谈的新女性一样。

她以为当她变得足够优秀,当她拥有足够的文化,可以和丈夫一起谈古论今时,丈夫就会看到她。但是后来她才知道,无论她变成什么样的,丈夫都不会多看自己一眼,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是因为她恰好成了丈夫抗拒旧传统习俗的棋子,和她是谁没有关系,换做谁都是一样的结局。

张幼仪以为,丈夫的冷漠无视对她来说已经足够残酷,但是她并不知道,命运却露出更加狰狞的面孔挥舞着大棒,站在路的拐角等着她。

1920年,徐志摩的一封家书在张幼仪已经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了一丝波澜。徐志摩突然要求张幼仪前往伦敦陪读,这对张幼仪来说无疑是破天荒的好消息。她并不知道此时的徐志摩早已另有所爱,迫于父母及张幼仪二哥的压力,他才不得已写了这封家书。张幼仪却满心欢喜,受宠若惊,为了改变丈夫对自己的印象,还特意上街买了一些西式的新衣服,只为了摆脱丈夫心中对自己“乡下土包子”的定位。

也许是因为幸福来得太过于突然,在前往伦敦的轮船上,张幼仪依然是忐忑的,她不知道要求自己来陪读是否是丈夫的本意,还是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三周,当张幼仪怀着满心的期待到达伦敦后,在岸边等待的人群中一眼看到的却是徐志摩一脸极不耐烦的表情,她所有的热情瞬间冷却,一路上的忐忑也有了清晰的答案。

如果说在国内独守空房的日子难熬的话,那么在英国的日子就是地狱。因为在国内至少她是徐家少奶奶,每天都可以衣食无忧,也不需要料理家务,洗衣做饭。她还可以协助公公料理徐家的生意,这至少是她喜欢做的事情。

但是在英国,他们生活拮据,似乎每个月都在等着家里寄钱来,而且这里没有佣人,有的只是永远也做不完地繁重的家务,还有需要想方设法做的一日三餐,更崩溃的是虽然她来到了丈夫身边,但是丈夫却几乎不和她说话。这和她幻想的与丈夫一起学习共同成长的现象差距太大了,几乎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但是抱怨从来不是张幼仪的风格,她再一次默默地承受了这一切的变故。她变得像一个勤劳的蜜蜂,每天买菜做饭、洗衣拖地,把他们的小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请求徐志摩帮她请一个家庭老师教授她英文,也许徐志摩心中有愧,在经济本就不宽裕的情况下,竟然答应了张幼仪的请求,请了一名女老师来家里教授她英文。

张幼仪曾经幻想着自己的努力可以换来徐志摩的转变,但是命运似乎对她总是无情又任性。在来德国一段时间后,有一天徐志摩突然说有朋友要来访,张幼仪以为是徐志摩喜欢的女子,她紧张而焦虑的等待着。当女子到来的时候,她却突然有些欢喜,因为这名女子竟然是小脚,而她自己并不是小脚。

在女子离开后,徐志摩问她对女子的意见,张幼仪脱口而出的“小脚与西服看起来不搭”,这直接成了他们离婚的导火索。在穿西服的小脚女人离开后没几天,徐志摩也突然消失了,抛下正怀孕的张幼仪一个人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面对命运再一次毫不留情的打击,张幼仪再次以她沉默的坚毅默默的承受了这一切。张幼仪每一次走出痛苦的时间都很短,面对命运的一次次捉弄,她总是默默的承受,然后咬牙坚持,其实并不是因为她不疼,而是因为她知道喊疼也没有用。所以她把所有的眼泪都收起来,然后展示给他人自己坚强的一面。

命运总是无常,我们谁也无法保证一辈子都不会遇到挫折坎坷,面对命运那些喜怒无常的捉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容面对,坦然承受。关于如何承受那些生活的重量,张幼仪的经历和态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建议,供我们参考:

首先,遇事不抱怨,只寻求解决办法。

面对命运一次次的刁难,张幼仪其实最有抱怨的资格,因为从始至终她都没有做错过什么,只是因为她是父母同意的儿媳,所以就成了丈夫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对抗的工具;因为丈夫爱上了别的女子,怀孕的她就被抛弃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但是她有抱怨过吗?从来没有。因为她知道哭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面对迎面而来的困难,唯一能做的就是寻找解决办法,来迎难而上。

其次就是,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

张幼仪就做的很好,当丈夫说她是“乡下土包子”时,她就努力的学习英文,学习做生意,学习其他国学知识,希望可以和丈夫一起谈论文化知识。在英国陪读期间,面对丈夫的冷漠,她也没有消沉,而是请家庭老师教授自己英文,并利用做家务的空闲时间,不断的提升自己。

最后呢,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张幼仪一生虽然从未遭遇贫困潦倒,但是她的婚姻却一直风雨飘摇,一次次给她以重创。但是每一次她都选择了从容面对,一个人应对生活中所有的兵荒马乱,这些经历过的痛苦,最终都已化成她生命中的财富。

尼采曾经说过:“那些不能打倒你的,最终都只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所以面对命运那些突如其来的捉弄,我们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的去面对和承受,努力的提升自己,所有经历过的,最终都会成为我们人生路上最美的风景。

一个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时候,可能脆弱的一句话就让人泪流满面,也有时候发现自己默默一个人咬牙就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张幼仪一个人在国外漂泊六年,这六年她都经历了哪些困难,她又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

明天呢,我们将为您讲述,面对人生中的那些难熬的时刻,张幼仪是如何坚持挺过来的。我们明天见。

相关文章

  • 拆书稿——张幼仪传(上)

    今天为大家解读的这本书《张幼仪传》。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幼仪是谁,但我说徐志摩,你们一定认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

  • 读《张幼仪传》有感

    读了《张优仪传》的拆书稿,知道了张幼仪的事迹。张幼仪是徐志摩的第一位夫人,他们的婚姻是包办的,徐志摩虽然与她有了子...

  • 读张幼仪传心得

    人生从来都要靠自已成全 前两天听了兰心书院雅歌写的拆书稿张幼仪传,《张幼仪传》讲述了著名诗人徐志摩的前妻从乡下土包...

  • 女生该不该坚持自己的事业?

    再一次引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是前段时间听了《张幼仪传》的拆书稿。长大后的张幼仪,其余下的一生似乎都没有被生活...

  • 拆书稿——张幼仪

    第一次听拆书稿,以前都是写的一些工作生活的随笔,没有逻辑性,拆书稿逻辑性比较强。 以前还真不知道张幼仪是谁,只知道...

  • 徐志摩的第一夫人~张幼仪

    我断断续续用了两天时间听完雅哥学姐《张幼仪传》的拆书稿音频。 听完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很受启迪,面对不幸的婚姻,如何...

  • 张幼仪传(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张幼仪是谁,但我说徐志摩,你们一定认识。“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

  • 【散】苦难成就了张幼仪

    中午利用做饭摘菜的时间听了《张幼仪传》的拆书稿,大概50几分钟基本上都听完了。听得出来稿子有三分之一不是作者的原著...

  • 2🍀价值500元的拆书稿《张幼仪传》中

    价值500元的拆书稿《张幼仪传》中 大家好,我是兰心大学学员雅婷,欢迎来到兰心大学的读书训练营。腹有诗书气自华。读...

  • 1🍀价值500元的拆书稿《张幼仪传》

    我是兰心大学学员雅婷,欢迎来到兰心大学的读书训练营,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与不读书的女人,过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稿——张幼仪传(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ps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