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出差,正好和许久不见的同学约了吃饭。他是做计算机的,所以我们先在软件园见面。
我问:你还是那个公司么?
他说:是的,已经5年了。因为已经四十岁了,也不可能跳来跳去了。
我又问:你们现在招什么人?
他说:现在都喜欢招应届毕业生,因为只要有一点基础,培训一下,很快就能在键盘上耕耘了。如果是老手,要求太高,其实没有意义。因为公司的活不太难。
我再问:新人收入如何。
他说:一般新人五六千,然后一年加一点,好的话,三十岁之前一般能到一万。
在散步去吃饭的路上,看着附近均价5W+的房价,我不由开始感慨,因为一万一个月,如果真要买房子,必须只能是城市边缘,一天路上来回至少三个小时以上。
我学的是化学专业,因为大部分同学都是被调剂的,所以对这个学科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上班环境大多是工厂,那么大半同学都不愿意,毕业之后就改行了。十几年前,计算机行业还是不错的,但是随着计算机行业越来越发达,我认为,有一天计算机自身就可以编写大量的代码了,剩下的少量工作才需要人来完成。其实这个已经慢慢在实现了。
我一直对未来很悲观,因为人是越来越没有用的。绝大部分人很难升级,随着年龄的增大,越来越没有用。我们的邻国日本就是那样,退休年龄越来越大,在还没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这段时间内老人家只能去开的士、做收银员,稍微复杂一些的工种就没有办法做了。
现在我们国家也明确了延迟退休,特别是女性也要到65岁了,从制度上明确了男女需要平等。但是,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那时候50岁以上的人还能干啥?
虽然说为国分忧是一个公民的基本素质,但是延迟退休是实实在在摆在每一个个体面前的大问题。就像北上广深虽好,但是家里没矿也不要贪杯,绝大部分年轻人只是到那边长一长见识,最终作为人肉干电池被烧干后,不吃不喝连动辄千万的房子首付都无法凑齐后打道回府。
那么未来,如何在体力有限的情况下获取收入呢?
一个50岁以上的程序员估计是干不动的,因为你无法996,无法享受社会给你的福报。所以我同学也存在这个困惑。
我和他说,也许就只能是投资了。因为钱还能帮你干活。
所以,我劝他,学点投资吧,因为为了GDP,国家只能不断的大量印钱,你的钞票不断贬值,绝大部分人最终会被洗的一干二净。而未来大部分五十岁以后还能干的工作,能糊口就要谢天谢地了,而且现在劳动力能够分配的财富份额越来越小,金融分配才是大头。试想一下,你一年997,可能收入也比不上房价在政府的“限制涨幅”下的一点小涨所带来的收益。
他略有所思地看着我,也许慢慢他会明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