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作者: 现世安稳dd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07:32 被阅读70次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是熊猫书院开班后阅读的第一本书。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阅读一本书》就不仅仅让我们学会一种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我们掌握一种获取知识的能力,让我们能更好的通过书本与智者交谈。


《如何阅读一本书》首先为我们解决了“读什么”的问题。

①我们不反对娱乐化的阅读,但是要强调的是这类书无法让你增进阅读的技巧,让你的心智真正得到成长。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打开手机就能获得很多经过媒体高度提炼,专心“设计”的各种碎片式的内容,比如自媒体文章、微博等等。为了适应现在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报刊、杂志、书籍往往也以短小、有趣、主旨鲜明的短篇为主,我不知道大家看这类文章久了会不会和我有一样的感觉:有的文章我们只需要看作者特意标注出来的文字就可以了解全文;有些文章,读的时候情绪激昂,读完一回味,什么有用的都没留下;还有的文章,遇到作者文笔极佳的,甚至还能左右读者的三观。

不是说这种快速获取信息、帮助宣泄情绪的文章不好,而是如果我们长期阅读这样的文章,长期被动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会如《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预料的那样:过多的信息甚至会成为思考的阻碍,我们会渐渐失去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这种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解力”。

就算阅读同一篇文章 ,不同的人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更何况是阅读一本书呢。常常有读者觉得读完一本书,总觉得缺点什么。缺什么呢?缺的就是自己对书籍的思考和理解!长期的被动阅读让我们成为信息的储存器,渐渐的文字就成为钱钟书《围城》中提到的“愚民政策”,而我们左不过“愚民”一个!

这不是大教授干政治,这是小政客办教育。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

                                                                     《围城》

②作者认为:读书应该读经典的好书。

这个观点我简直是举双腿双手的赞成的,尤其是开始写作后,更是觉得读书一定要读经典的好书。

在我报名写作班之前,我多半是进行的碎片式阅读,偶尔读书也是挑小说类的书籍。对于经典的好书,比如:《小王子》、《基督山伯爵》、《围城》、《飘》等等,潜意识就觉得所谓经典一定晦涩难懂,往往出于本能的就把这类书籍绕过去了。

当我开始执笔写作的时候,才意识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头脑一片空白的我能写出的文字不过是流水账一般的日常。在写作班老师的引导下,我开始读《围城》,我才发现我曾经绕过了哪些美好,我才明白为什么读书要读成名大家,因为只有熟读经典好书,才能培养出好的文感,有了好的文感,才能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摘录一段钱老的《围城》,以示警醒:

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到红消醉醒,船舱里的睡人也一身腻汗地醒来,洗了澡赶到甲板上吹海风,又是一天开始。


《如何阅读一本书》,接着为我们解决了“怎么读”的问题。

在书里,作者阐述了阅读渐进的四个境界:

①阅读的第一层境界叫做“基础阅读”。简单的说,就是认识字,能知道作者的每一句话究竟在说什么。

②第二层境界,叫做“检视阅读”,其特点在于强调时间。简单地说,就是“用最少的时间了解这本书在说什么。”区别于“基础阅读”,你还得了解一本书的“结构”,“包含的部分”以及“分类”。

③第三层境界称为“分析阅读”。重点在于把一本书吃透。这是这本书最着重强调的一个部分,你会在这部分内容中学会大量的阅读技巧。

在这部分内容中作者还详细的介绍了阅读不同读物的方法。

作者对于新闻,也就是当前事件的阅读,最强调的是我们要知道是谁在写这篇报导。

作者认为,关于诗这种艺术作品,像小说和戏剧一样,阅读的第一个规则是要一口气读完,不论你觉得自己懂不懂;第二个规则是重读一遍,并且大声读出来。

对于经典名著,作者建议读者快速并且全心全意地读。

……

④第四层境界,也是最高境界叫做“主题式阅读”或“比较阅读”。这时候我们要读的不是一本书,而是同时阅读某个主题的多本书。

阅读的四个境界,“主题式阅读”是最高效最实用的阅读方法。在我看来,它对写作,至少对我的写作过程,也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

主题阅读首先要求确定你的主题,列出书目,然后通过不断的阅读,来更改和细化主题,以致于最终确定主题。

主题阅读的五个步骤:

步骤一:找到相关章节。此时要牢记的是,你关注的重点是你的主题,而不是书。因此你只需找到这些书里对你研究的题目有帮助的章节。

步骤二:构建你自己的术语体系。运用自己的思考去构建能适用所有作者的语言体系。

步骤三: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我们在学校写议论文时常常用到的思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步骤四:界定和确认议题。在我们基本厘清需要解答的问题之后,我们要对议题做最后的界定以及确认议题。

步骤五:分析讨论。最后一个步骤,简单地说就是要解答所有的议题。

在我的理解里,主题阅读对于写实用型文章绝对是很重要的一个实用工具。比如想要写心理、营养方面的文章,您就得先运用主题阅读先确定主题,然后去找和主题相关的各种资料,找到资料后你得用自己的语言去将心理学和营养学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阐述的通俗易懂,你得解释清楚关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一系列问题。

哎呀,不好意思。扯远了,这读书都扯写作上去了。虽然可能离题万里,但这确是我看完《如何阅读一本书》最大的收获和感悟。

话说回来,不管是阅读的境界也罢,还是各种文体的阅读方法也罢,归根结底,我倒觉得阅读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读!读!读!中国的老话儿讲的好:“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绝对是真理!


最后,如果您打算开始阅读,那么我建议您:

①从您最感兴趣的书开始阅读;

②主动阅读:带着问题去阅读一本书;

③不要停,一直读下去,一遍又一遍的读;

④试一试写写读书笔记。

当然在做这些之前,您完全可以先读一读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磨刀不误砍柴工”,相信它定能带给您不一样的阅读感受!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通过阅读我们将不断地完善自我,让一个人可以像一个队伍一般生活,战斗。


相关文章

  • 晨间日记

    今天要写阅读的力量读后感 要看如何阅读一本书。

  • 做一个善于阅读的人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是美国作家莫提默J艾德勒和查尔斯...

  • 七月读书《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作者一定在阅读方面做了很多钻研,有发现也有失落,才会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做出...

  • 2020-04-25

    读很多书≠语文成绩好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

  • Day 23 推荐读物:《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张舒月 2018.09.07 22:15:49字数 1,882阅读 755 《如何有...

  • 理解阅读的“主动性”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一篇读后感。 1. 写作与阅读和投球与捕球。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写道: 虽然严格说来,不可...

  •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拿到这本书,磨磨蹭蹭过去两个多月了,断断续续的终于把《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完了。针对这本书...

  • 80.如何阅读读后感3

    80.如何阅读读后感3 本周阅读了如何阅读第六章和第七章。第六章 批判式阅读:如何读透一本书。有效阅读是思想的交流...

  •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

    【瓜瓜,2018-2-4】 一、《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章“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基础阅读”读后感: 收获: ...

  • 看简书文章后感

    在发了《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后,误打误撞看到了阅读思维读后感这种体裁,应该是鸡汤吧。欸,已经混了24年了,是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sd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