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作者: 薛三水 | 来源:发表于2020-02-28 23:34 被阅读0次

    接上文,读完第二章节《人生若只如初见》,我的心情经历了好奇、不解和唏嘘。现代小说起这样的名字,内容大多都是对青春期纯粹情感的怀念,或是充满对理想化爱情的向往。所以我不太明白为什么这章会起这样的标题,也许是因为通篇在讨论男人女人在社会中的属性、男女关系、婚姻关系等,而夫妇关系在传统文化里被认为是五伦关系的核心,或是基础,而这么罗曼蒂克的名字也只有与男女关系最为贴合。

    作者是以“女人”开头的,以举各种例子来凸显出女人思维方式的特色,并得出结论:女人是最能攫取现实的。因为作者用词举例都有种戏谑的意味,所以我读完这一小节后试图让自己保持中立,相信作者对女人并无偏见,只是在他那个年代表述出那个年代女人的特点,风格是多么的与男人迥异,看待这个世界的角度是多么的奇特而理所当然。女人作为爱情当中必备的那一半,传递生命的载体,作为与男人全然不同的,“更为奇怪”的存在,首先拿来剖析,也许就能离“爱情的初见”更近一步。

    不知道是不是作者本身是男人的缘故,即使我已经做好了保持中立态度的准备,许多观点却还是引起了我的不适。比方说到女人的角色,作者花了极大的篇幅去强调女人成为母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来感受一下:“女性的一切权利之中,最大的一项便是做母亲。孔子称述其理想的社会要没有“旷男怨女”。这个理想在中国经由另一种罗曼斯和婚姻的概念而达到了目的。由中国人看来,西洋社会之最大的罪恶为充斥众多之独身女子,这些独身女子,本身无过失可言,除非她们愚昧地真欲留驻娇媚的青春;他们其实无法自我发抒其情愫耳。许多这一类的女子,倒是大人物,像女教育家,女优伶,但她们倘做了母亲,她们的人格当更为伟大。一个女子,倘若爱上了一个无价值的男子而跟他结了婚,那她或许会跌入造物的陷阱,造物的最大关心,是只要她维繁种族的传种而已;可是妇女有时也可以受造物的赏赐而获得一鬈发秀美的婴孩,那时她的胜利,她的快乐,比之她写了一部最伟大的著作尤为不可思议;她所蒙受的幸福,比之她在舞台上获得隆盛的荣誉时尤为真实。邓肯女士(Isiadora Duncan)足以证明一切,假使造物是残酷的,那么造物正是公平的,他所给予普通女人的,无异乎给予杰出的女人者,他给予了一种安慰。因为享受做母亲的愉快是聪明才智女人和普通女人一样的情绪。造物铸成了这样的命运而让男男女女这样的活下去。”对于前半段,我不置可否,还有些佩服他竟可以想到公不公平这一层面。女人在有心理准备的时候想成为母亲,再经历怀孕到分娩如此艰难的历程,在得到孩子后当然是莫大的欢喜,人生也因此步入一个新的阶段,人格也因此有了升华。作者说爱上了一个无价值的男子才会跌入造物的陷阱,然现实即使没有爱情可言的造物,也不在少数,所以只是强调造物的公平性,也是不合理的。

    谈及婚姻,他的中心思想是说每个人都有责任步入婚姻,然后尽最大的可能性去维持婚姻稳定,这样世界就能变为一个理想世界。反之,如果有人不想步入婚姻,生养孩子,这个人就是不健全的,即使现在过得还好,以后也会成为残缺的、可怜的人。抄录一段感受一下:“据我看来,不管原因是什么,一个男人或女人没有把子嗣留给世界,便是他或她一生所犯的最大罪恶。如果不能生育是由于身体上的关系,那么,那个身体是退化的,是错误的;如果不能生育是为了生活程度太高,那么,生活程度太高是错误的……当人类更会了解自己,知道反抗天赋给他的本能是徒劳无功时,也一定会赏识这种简单的智慧。”我觉得他的这套说辞肯定正中许多热切盼望子女步入婚姻生活的父母的下怀,但我有的只是震惊,也全然忘却了他其他所有还算客观的“研究结论”,仅仅觉得他是个令人讨厌的生于清朝末年的文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在看完这许多反反复复的讨论之后,也许这是在夫妇层面上对美好生活的畅想。能做到“人生只如初见”的伴侣固然存在,对于大多数的男男女女来说,“只如初见”估计只存在于幻想中,或许只能靠不断初见不同的人来获得。所以孔子所说的“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的目标,恐怕一时半会儿也无法做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生若只如初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tj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