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村石碾子到处可见,传说是青龙所变,遇到红白事,主人给它盖块红布或者蒙一张红纸,惟恐冲了青龙。当年拥有一盘碾子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都是多户人家共同筹资拉的,只有光景日月好的户才独立制办。
小时候,村里谁家要是拉碾子,也算是一件大事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都来帮忙。窑洞一般建在半山腰上,而石场往往是在沟底里。石匠把碾盘和石磙打好后,主人就会请阴阳先生看一个黄道吉日,庄前里后几十号人拿着铁撬,扛着木棒,带着麻绳一大清早就出发,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石场。开始前还有个祭天拜地的仪式,主家男人焚香烧纸磕头,祈求上苍神灵保佑能将碾子顺利平安拉到家。
在这路窄坡陡山高的条件下,全凭人力拉拽几千斤的大石头,实属不易,需要几十号身强力壮的好劳力齐心协力才能拽动,一场集体协作宏大壮观的拉碾子景象就这样上演。
人们先是用十几根麻绳拴在碾心里,最中间的那根绳子上绾一块辟邪的红布,撬起碾盘在下面铺上木棒,一位老者靠前大声吼着号子指挥,拉拽的人齐声回应,把绳子搭在肩膀上弓着背双手抓住绳子用力往前拉,几个人则专门负责轮流倒碾盘下面的滚棒,就这样艰难的一步步前行,遇到陡坡,每挪移前进一步都很难,人们青筋突起,挥汗如雨。紧要处,老者跳上碾盘挥动着双手指挥,用嘶哑的声音竭力呐喊,让人看得惊心动魄。碾子拉回家,主人像办喜事一样端茶递烟招待大家吃饭,虽然吃的是放着榆树皮的杂粮饸饹面,就着用墨绿色的麻油炸的喷香的大软米油糕,人们圪蹴在院子里吃得狼吞虎咽,满头冒汗。
现在,村里的窑洞大多人去窑空了,曾经喧闹的农家小院里杂草横生,只剩下硷畔上的碾子依旧孤零零地屹立在那里。遥想当年的种种景象仍然历历在目,它早已成了一个乡村历史变迁的见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