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刚开场,罗胖就抛出了第一个问题:
2017年,哪一天你认为很重要?或许经历过9·4的币圈朋友,一定忘不了11月28号,这天比特币价格超过了10000美元。
那确实是一个特殊时刻。
币圈最重要的一天于我而言,2017年最难忘的莫过于刚刚过去的12月22号。
没有经历过9·4的我,11月末才开始注册了账号,一路猛追猛打,攻城略地,自以为遍地花开。
然而12月22号那天的跳水,直接给了我两记耳光。
有一个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
我们今天这个时代的人,回头去看希特勒那个时代。我们会想那些人怎么那么傻?怎么那么会受群体心理的影响?
但是我们忘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我们是从后往前推,我们是站在上帝视角看以前的事情,我们没有身处当时的氛围。
电影《浪潮》中,一群人的狂欢,看似荒谬,但不是不可能。还没有理解法西斯主义是什么,突然之间,已经成了这场运动的一部分。
你有先发优势么?回看币圈,K线的疯涨狂跌,让每个小白都克制不住内心想要“梭哈”的冲动,撸起袖子冲进韭菜地收割,猛一回头便是滴着血的刀刃。
坐定思痛,才意识到自己也身处这场浪潮中。
想要独善其身似乎很难,但至少可以在狂热中保持自我,用独立意识去看待正在经历的一切...
《一代宗师》中,宫二的最后独白解释了武者的三重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一代宗师一 ·【见自己】提升认知:价值投资? or 价格投机?
面对房价问题,心理学告诉你“房子并不代表安全感”,而经济学的角度却是“如何利用杠杠和趋势投资房地产”。
同一个问题,两个角度背后的逻辑不同,解释起来答案也就不一样。
币圈深似海,面对区块链领域的起起伏伏,也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我反复问自己,支撑你如此频繁操作的更加底层的思考逻辑是什么?
在一次次的跳水中,也隐约看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求的答案。
是“认知”。
你的认知逻辑是什么?好好想一下:现在的你是在做“价值投资”?还是“价格投机”?
虽然两者行为貌似相同:【挂单】→【买入(卖出)】→【成交】
但这操作背后的两种思考逻辑确是天壤之别。
就和游泳一样——会游的人很省劲,不会游的人即使身体强健,也游的很累。这就是对于水的理解不同,“水性”的不同,也就是认知上的差距。
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是谁在裸泳。 ——巴菲特
见自己,提升认知,不断更新你的大脑操作系统。
二 ·【见天地】联机学习,向高手请教
整天盯着K线的起起伏伏,总想着低买高卖,总以为自己能抄着底,总以为自己得到的是内部消息,频繁操作后的伤…禁不住想要问:
额…有没有一种药是治 手贱 的?
答案是:有,那就是向高手学习。
得到CEO脱不花,谈到自己的学习诀窍时说到,什么事不懂,就去找这个领域最牛的人聊天。
六度空间理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
那这么看来,对于普通人,找到领域内最牛的人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我和李笑来老师距离其实只有两个人:【我】→【金马老师】→【李笑来老师】
最好的安排见天地,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去找高手联机,向高手请教,然后思考:你与真正高手之间的距离,到底是什么?
三 ·【见众生】分享链接,用答案换答案
小平同志说“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后面还有一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
我十分确定,自己就是那需要帮助的“其他地区”。
而我需要做的,就是主动分享,寻求帮助,和“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产生链接。
就像罗胖跨年演讲中说的:接下来,你什么都不用做,接受头部“赋能”就可以了。
你是“资源孤岛”么?毕业之后,步入社会才发现,信息这种东西,越分享越多。
当你分享自己所得的时候,自然帮助自己获得链接。你作为这个知识网络链接最多的人,便会引发下一轮知识跃迁。
分享恰恰是快速成长的最优途径。
机会?就像当初向身边的朋友们推荐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样。好的东西,值得和所有人分享,也正是因为分享,让我和很多朋友产生了链接,有了链接,所以有了联机思考和学习。
好,今天我珍重和大家分享,一直促进我成长的时间朋友:
《金马带你定投区块链》知识星球
金马老师小密圈过去自己学自己悟,才是真本事。
而在区块链信息爆炸的时代,见众生,“调用”和“整合”别人的答案,则不失为一种聪明的方法。
新手看树木,高手看森林。
只见过树木的你,又何曾见过知识星球里的森林?
木心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