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作者: 衘觞赋诗 | 来源:发表于2017-06-12 18:45 被阅读0次

        公元1127年北方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宋王朝的宫阙楼阁被毁于一旦。于是宋王室弃中原而逃,在浩浩荡荡的离乡队伍里,一个弱女子李清照写出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诗句, 我看了到人民群众是不愿意背井离乡的,我想到了宋王朝的统治者也是不愿意国土沦丧的。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无奈的逃至长江南岸,建立南宋政权。在江南的那些日子,统治者夙夜厉兵秣马准备北伐,人民群众日日撕心呐喊为抗金助威。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多情总被无情恼,世事总与人愿违。陆游死后六十年,蒙古大军攻陷临安,就在南宋灭亡之际,文臣兼武将的文天祥誓死抗争。坐在囚车上的他写下了《过伶仃洋》,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忠肠至今传唱,三年后的他面南而跪,死在了侩子手的刀下,以死诠释了爱国的最高境界。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李清照不愿过江东,还是带着无奈含着泪水过去了;陆游死不瞑目的期待着收复失地,还是未能收复,我不知道后人家祭的时候该如何告诉他;文天祥想以死抗争,是的,他想用个人身躯换来国之重生,还是未能如愿。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在诗人的笔下我看到了大宋一步步走向灭亡;在诗人的笔下我看到了大宋子民泪水汇流成河;在诗人的笔下我看到了大宋的千古遗恨。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相关文章

  • 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公元1127年北方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宋王朝的宫阙楼阁被毁于一旦。于是宋王室弃中原而逃,在浩浩荡荡的离乡...

  • 唐时风月,宋时你

    看图写诗——飞友【羽彤于飞】 唐时风月,宋时你 文/爱乐 你从唐宋诗...

  • 从正午阳光看大宋繁华

    众所周知,正午出品,必为精品。今天我们主要谈一谈以宋朝为背景的两部佳作。其一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其二则是根...

  • 古代哲理诗

    一般世人推崇唐诗,贬低宋诗,倒是诗论界的共识最为评价公道:唐宋诗在总体上的差别——在情理各有侧重上,唐重情,宋重理...

  • 用人的一生来形容唐朝诗歌发展

    想了解初盛唐诗歌,就要先知道唐诗和宋诗的区别。在以前讨论唐宋诗区别的人老多了,最普遍的看法就是唐朝人比较任性,而宋...

  • 10分钟《古诗课》 [49]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江上渔者 【宋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终于来到了宋诗的部分。我其实挺不理解为什...

  • 宋词赏析

    大家好!今日分享一首宋诗: 约 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

  • 平生诗句是山水,谪宦方知是胜游。两首诗词,感受山水之间的真意

    王禹偁,北宋诗人、散文家,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先驱之一,也是宋初有名的直臣。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曾因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

  • 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一首宋诗,和词比起来,宋诗有...

  •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赏析 唐诗主情,宋诗主理。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宋诗看大宋的千古遗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pxr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