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读三首唐代的无名小诗,看下对仗上有何特点?
昨夜越溪难,含悲赴上兰。
今朝逾岭易,抱笑入长安。
月映茱萸锦,艳起桃花颊。
风发蒲桃秀,香生云母帖。
翠苑翠峰外,单蜂拾蕊归。
芳园芳树里,双燕历花飞。
不难看出以上三首小诗对仗有特点:
一般的对仗,是相邻的句子两两成对;而以上三首都是隔句而对,即在四句诗中,第一句与第三句对,第二句与第四句对。称为“隔句对”,从形式上看,它就像一个打开的扇面,所以我们又称其为扇对。
“隔句对”这一名目,初见于上官仪《笔札华梁》。那里面说诗有八种对,“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近体诗中隔句对的使用并不广泛。
如李白《送殷淑》:
白鹭洲前月,天明送客回。
青龙山后日,早出海云来。
如白居易《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诗的前两联是一例相当工整而标准的扇对。“缥缈”对“殷勤”,“巫山”对“湘水”,“归来”对“留在”,“七八”对“十三”。诗意对照映衬,音韵错综、匀齐,充分显示出语言的诗意美与音乐美。
七言诗如郑谷《将之泸郡旅次遂州遇裴晤员外谪居于此话旧凄凉因寄二首》其二:
昔年共照松溪隐,松折碑荒僧已无。
今日还思锦城事,雪消花谢梦何如。
前两句忆旧,后两句抚今。但一三句相对,二四句相对,通过不同景物对照描写,表现了今昔之间的变化和人物之间的亲切感情。语言清新婉曲,令人回味。
论其渊源,有人远追至《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近体诗中隔句对的使用,就受到骈文的影响,但不普遍,不必刻意追求。
社课不做具体练习,掌握概念,形式,特征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