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理上讲,多个团队,多条路,多份选择,多份成长。事实上,真有那么多的工作室加进去,却想要退出,仅选择一个工作室作为自己成长基地。
名字不同的工作室在乡镇花开数朵,我加入的就有三个:名班主任工作室,首席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今天下午两个工作室多,错时召开新学期的工作部署,我需要坐上一个下午,况且这是我调了一上午的课换来的宝贵时间。
开会的内容大同小异,把月历工作任务再次申明,随便给大家一些鸡汤增加动力,当然,主持人句句真理,有丰富学识。
但是,关键是人只有两双手,任务布置的越多,越有惰性心理,到最后还是东拼西凑,成长没多明显,只是忙得晕头转向。
再说线上读书分享,好一个热闹,大家你言我一语,说得特别有涵养。而且多个工作室群同时分享,多重身份的成员,跑了这个群,进了那个群,最后交流得感觉毫无意义,仿佛凑了个人数。
本来想提出,只保留一个工作室群,心也静些,对于自己的进步和提高会更好一点。听同事说,主持人好像不太赞同这样的做法,大家都爱面子,所以没敢吭声,走走看吧,尽量积极参与活动,抽时间读书学习。
人的精神有限,时间也有限,多了个工作室团队,感觉用处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