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潭考

作者: 煮石客 | 来源:发表于2023-04-17 19:19 被阅读0次

    “又东为渊潭,潭浑若沸,亦不测其深浅也”,这是《水经注》对潭头的记载,也是已知史籍中关于潭头的最早记载。

    “渊潭”之说,自然属实,郦道元为《水经》作注,曾走遍北方大部分主要河流,而伊河是流经北魏京畿之地的大河,近在咫尺,又岂能不寻流问源。“潭浑若沸”四字,也说明郦道元是实地来潭头考察过的,否则不会写得这样形象。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至少在南北朝时期,潭头曾是一片深山大泽,人们临水而居,过着亦耕亦牧亦渔的生活。

    历史上伊河流域特别是中上游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水资源充足,水量充沛。特别是夏秋季节,山间水涨,伊河干支流更是水势凶猛。《水经注》曾记载公元223年的一次大水,说伊阙(即龙门)“阙左壁有石铭云:黄初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巳,大出水,举高四丈五尺”;唐代《元和志》亦记载:“伊水出鸾掌山,东北过伊阙,多雨暴涨,诸峡束水之处其髙或七八丈”,虽然说的是伊河涨水时的情景,但也足以证明古代伊河水流量之大远非今日所能比。潭头之水由伊河、小河两条大的河流和潭峪河、雍峪河、井峪河以及五成沟、黄狸庙沟等多条深沟溪涧之水汇集一处,在中间低洼地带形成一片湖泊,是再自然不过了。

    推测郦道元到潭头应该是在夏季,可能正好赶上洪水过后,所以才有“潭浑若沸”的说法。而平时的湖面肯定要小一些,而湖水多数时间也应该是清澈的。

    潭头湖水消失时间未见记载,可能也无法记载,因为湖水消失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如果从北魏年间算起,恐怕至少也经历了千年以上的历史。其实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沿纸房、大王庙、下坪直到石门一带,零零星星还有些湿地,而这些湿地,从地质意义上讲,也许就是千年渊潭的最后遗存。

    潭头湖水消失原因,恐怕还是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土地大量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有直接关系。历史上的栾川、嵩县一带曾是历代王朝重要的木材供应地。唐朝有百工、就谷、库谷、斜谷、太阴、伊阳六大木材基地,朝廷在这里设监司,“监掌采伐材木之事”,负责长安、洛阳二京的木材供应(见《唐六典》),其中“太阴监在陆浑,伊阳监在伊阳,皆在出材之所”(见《旧唐书》)。伊阳即伊阳县,治所设在今旧县,辖区包括今嵩县南部、栾川的合峪、潭头、大清沟、秋扒等地。北宋汴梁、洛阳木材来源地比较广泛,但伊河流域仍然是比较重要的供应地,而东西两京的木炭及薪柴,恐怕相当一部分也是来自伊河流域。除了建筑、制造和一般用材的消耗,另据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由于人们普遍采用松树烧烟制墨,“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京西即京西路,今天的嵩县、潭头等地当时均属京西路。说明当时伊河中下游的松树一大半都被砍光了。松树如此,其他树木恐怕也遭到了相当程度的滥伐。随着森林资源的一代代采伐,特别是明朝中叶以来人口的大量迁入和大面积垦荒,原来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损害,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伊河干支流水流量逐渐变小,潭头湖水水位下降,而从东山、西坡等地冲刷下来的黄土、泥沙,又经年累月在湖中淤积,终于在历史上的某一个时候,湖面消失了,而淤积的黄土、泥沙,则使潭头成为了豫西深山区的一方沃土。

    今天在潭头街挖水井,几米之后就会挖到坚硬的河床,而这河床,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曾是波光粼粼的湖底,那里曾有千万只鱼儿在穿梭,而湖面上则是成群的鸥鹭在飞翔,煦风里,正不时传来渔歌悠远的清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渊潭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aq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