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摘自 郭建龙 的《汴京之围》。P. S. 没想到家乡的汴河在宋朝居然有如此重要的地位。
汴河的历史很长。汉元年(公元前206年),正值楚汉相争时期,刘邦、项羽有一次议和,双方约定以一条叫作鸿沟的小河划定边界。鸿沟其实是一条人工运河,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由魏国开凿。魏国的首都在大梁,也就是后来的开封(汴梁),魏国通过开凿鸿沟,将黄河的水引到首都,再向南汇入淮河。另外,在淮河与长江之间早就有一条春秋时期吴国开凿的运河邗沟(后来成为隋代大运河的淮扬河段),鸿沟—淮河—邗沟就沟通了长江和黄河,而汴梁(大梁、开封)就成了这条交通要道上的著名城市。
鸿沟经过千年的演化和修整,到了北宋就成了汴河。北宋时期,汴河的流向是从荥阳附近的黄河将水引入,经过首都汴梁,再向东汇入泗水,通过泗水的自然河道进入淮河。
汴河是宋代交通的大动脉,承运了绝大部分供应朝廷的粮食(漕粮),占全国总运力的80%以上。由于漕粮是国家财政的基础,承担着养官和养兵的重任,汴河也就成了国家经济的重中之重。
虽然汴河运力如此重要,可这条河流却有一个极大的问题:水太浅了,许多河段只有不足两米深,宽不过十几米。
站在运河边,人们很难想象这样一条小河沟竟然是整个中央帝国的经济命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