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22日21时50分许,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生一起妇科医生被患者家属殴打事件。经前期工作,认定案件事实如下:产妇孙某(女,44岁)在北大医院妇产科待产,因已超预产期,就能否剖腹产问题,产妇丈夫郑某宇(男,46岁)在诊室外走廊处拦住当日值班的妇产科医生赫某某,要求解决,赫医生在解释过程中,郑某宇情绪激动,突然挥拳击打赫医生,赫医生被迫还击,被现场其他人员劝开。随后,郑某宇的妻子孙某和女儿郑某蕊(女,19岁)闻讯赶来,郑某宇和郑某蕊再次对赫医生进行殴打,因考虑孕妇人身安全,赫医生始终保持克制,未予还手,后被现场医务人员及其他患者家属拉开。
既然已定为案件事实,那我们就不再就事件虚实进行讨论。显而易见,这是一个关乎个人素质和法律意识的问题。我们批判这个行为本身,谴责闹事者,声援被打医生——这既是人之常情,也是正确选择。毋庸置疑的,借助媒体力量为社会传播正义是一件极尽温暖的事情。但批判精神的内核诚应如鲁迅先生的笔锋,拨开乌云,直指要害——而非于表面做戏,锣鼓喧天。不轻易站队、不妄加评论,社会需要求实的态度和理性的惩治。就此事而言,对郑某蕊发动的网络暴力,我个人认为是不可取的。由此延伸至对个人母校、一个群体的讽刺,更是值得更多考量和修正的做法。
然而我们要谈的并不是“一个社会事件中采用以小见大就是政治错误”的问题。假定挖掘郑某蕊身份为纵线,那我们应该做的是横向开拓并延展,获得新的思考。
可以看到,医生在这场医患矛盾中几乎处于完全劣势。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这种劣势?无论是政府出台的大政策,还是医院既定的小方针,我们都很难找到“维护医生人权,保障医生利益”相关的条例。此种不公平尤其凸显于院方。为息事宁人,维护院方形象,大多时候都采取退让,甚至使没有错误的医生一方得到惩罚。长期以来便造成了扭曲的局面“谁不讲理谁获胜”,遵守规则的人却被淘汰出局。
医患关系的尖锐紧张有大部分可以归因于医疗资源和患者分布的不协调。一个医院的招牌打响了,其实并不代表内部无腐化。同理,好医生也不是不可能出现在北上广以外的城市。所以真正激化问题的是医院的公信力在逐日降低,病患认招牌不认人,几近成了几分迷信的味道。私立医院管制不够,问题频发,发展缓慢,加上泱泱人口大国国情如此,导致大量的患者无法满足需求,医生也疲于应付每日高强度的工作量,缺乏理解和尊重,双方便难以达成共识。
舆论对于医生的曲解或许能称之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我斗胆猜测,产妇丈夫的大打出手,也许是听信了其他人的“剖腹产对高龄产妇风险较小”或“不给剖是因为怕负责赔款”。人言沸沸扬扬,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竟成了本事。普及医疗知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辟谣作为堵人快嘴的方式也总是没有谣言来得凶猛。提高公民文化素养看似是一个很大很虚的命题,却是一件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做的事。
法理不可违,暴力零容忍,公道自在心。幸好,此事发酵后,公安机关已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处置。只是,我们无法预见此类问题的复发,医患关系的改善、医疗环境的净化仍然道阻且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