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真实”?

作者: 悠可 | 来源:发表于2017-11-10 18:27 被阅读213次

         史铁生的《玩具》是一个深沉的故事,它比《合欢树》更复杂,这两红色的小车,不仅仅是作者寄托思念的载体,也暗含者对某种生命现象的哲思。

          这到底是一段怎样的思索呢?

          红色的小汽车是“我”的第一个玩具,因而我对母亲第一次为我买来它的情景记忆犹新。在我稚气的眼睛里,一切都如此高大,高大的台阶,拥挤的腿,在蓝色的漩涡的推搡中,史铁生获得了他珍视的小汽车。作者详细地描写了作为儿童对于那一刻记忆的感受,并且反复表明自己对于母亲说小汽车是舅舅买的这件事的不理解,因为在一个孩子看来,谁到店里去买玩具并交给他,玩具就是谁买的。这段叙述非常真实的还原了一个孩子的感受和思考。孩子纯粹凭借着感官在感受世界,至于成年人复杂的金钱观念,在孩子的记忆里是不能理解的。而史铁生的这段记忆是如此鲜明,“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鲜艳地色彩,那个高得夸张的台阶,都成为了他永不磨灭的记忆。

          然而我虽然不会忘却记忆,但是记忆却会用另外一种方式抛弃我。随着时光的流逝,玩具也好,记忆中的老屋也好都抽象成为了一个孤立的记忆符号。而在母亲离世之后,作者却无法找到记忆中的老屋,回到曾经的那段回忆之中.....因为人的告别,原本熟悉的事物变得如此陌生,记忆里那个获得玩具的“庄严”时刻,在此时只剩下了孤独和残缺的感觉。记忆缺失了原本的情绪,便失去了原本的颜色,比物是人非的悲哀更深层的悲凉是,物非人也非。这种感受很复杂,如同你曾经收到过亲爱的朋友所寄来的生日卡片,那一瞬间的记忆必然是快乐的,但某一天,当你的朋友远去,你试图找出那张卡片来寻找那种快乐的感觉的时候,却发现连卡片也找不到了,甚至在你的脑海中,那种快乐的记忆也化为了若有所失的惆怅。

          记忆就是一种如此狡猾的东西,在生命的境遇中变化着它的颜色。每一次回望,都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人的生命感受本质是记忆汇集的,正如史铁生引用惠特曼的诗句所言:

         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

        记忆组成了一个人的生命感受,甚至塑造了他本身的好恶,习惯,希望,信仰。在记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它逐渐组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或许将会伴随个体走完整个生命时代。

         因而记忆组成生命的过程却不是单向度的促成,而是记忆与生命感受的不断交织。当史铁生再次看到那座老屋时,他才惊讶于自己回忆中那个孤零残缺的老屋并不是真实的。那个属于童年的老屋只属于那个儿时那一瞬间的他而已,而他之所以找不到那个曾经的老屋,正是因为他眼前的老屋是属于现在的老屋。在这个瞬间,这段回忆便有了两种样子,那个童年记忆里让作者感到惆怅的老屋,和此时让作者感慨万千的老屋。对生命的感受彻底改变了,原来记忆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样子,而是随着生命的感受不断地变化着。而若干年后,史铁生再次观望这座老屋时,又会有赋予这种记忆什么样的颜色呢?它又会组成他生命的哪一部分?

        作者在结尾说: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其实他并没有在质疑客观真实本身是否存在,而是对人们所感受的生命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差异性产生了疑问。老屋还是原来的老屋,不同只是史铁生的感受罢了。对于生命而言,被感知的外物才是有价值的外物,为外物著上我之色彩,确实是我们性灵中感受世界的“真实”独特方式。

            而这些独一无二的感知,又在变化中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灵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忆的“真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fi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