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人买婢共使作喻:喻经詭譬如五人,共买一婢,其中一人语此婢言:“与我浣衣。”又有一人复语浣衣。婢语次者:“先与其浣。”后者恚曰:“我共前人同买于汝,云何独尔?”即鞭十下。如是五人各打十下。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摺笞众生。
“阴”是遮盖的意思,“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种事情遮盖了人的本性,可以使人的心里迷迷惑惑,造出各种业来。因为有了五阴,人就有了贪嗔痴,就像火碰到干柴一样,炽烈的燃烧起来,又叫五阴炽盛。
佛家认为,人的出生是烦恼姻缘合成的,就像那个婢女被五个人合资买下来,缘分由此而起。然后一生面对生老病死这些烦恼,这些就像那个婢女受到的鞭挞,五阴每一个都要鞭挞一遍。
在《楞严经》中,记录了观音菩萨所讲最快的消除五阴的方法。
伎儿作乐喻:譬如伎儿,王前作乐,王许千钱。后从王索,王不与之。王语之言:“汝向作乐,空乐我耳;我与汝钱,亦乐汝耳。”世间果报,亦复如是。人中天上,虽受少乐,亦无有实。无常败灭,不得久住,如彼空乐。
这个国王不讲道理得很:你奏乐,我就是听听而已,我说的,你也就听听而已就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听音乐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活动,越高级的乐师,越能够让音乐起到修身养性的功能。国王为了不给钱,可以找各种理由来证明这场演奏只是听听而已,没有任何其它的收获,然后,他会真的没有啥收获。换一个场景来说更清楚。我的催眠老师说,如果对方没有恭敬付钱给你,你为他做的所有治疗都是没有效果的。不是说治疗师因为没有收钱不好好治疗,而是对方不付钱说明:1他不认为你的治疗有这个价值,2他没觉得自己的问题到了需要付出这个价值也要解除痛苦的程度,这另一方面也就是没有下定决心面对自己要成长的。一个听听而已的人,治疗师努力半天,会成为故事里的侪儿,不仅治疗无效,还会被对方笑话。估计这也是道家为什么处理事情之后倘没有收费会折损功力的缘由。如平老师曾说过,最难讲的课是公益课。收费的可都好讲,因为只要来听的都是认可你的。
所以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闲聊怎么都行,一旦是想帮助对方,一定要确定人家不是听听而已,以免自取其辱。
师患脚付二弟子喻:譬如一师,有二弟子。其师患脚,遣二弟子,人当一脚,随时按摩。其二弟子,常相憎嫉,一弟子行,其一弟子捉其所当按摩之脚,以石打折。彼既来已,忿其如是,复捉其人所按之脚,寻复打折。佛法学徒,亦复如是。方等学者,非斥小乘;小乘学者,复非方等。故使大圣法典二途兼亡。
今天和一个朋友去拜访另一友人推荐的据说本事挺大的一位高人。见面寒暄后,问及精神疾病治疗的相关问题,请教有什么高见,那位高人即说,疼痛啊精神疾病这些,中医西医都治不好,只有他的量子疗法可以云云。我知道他有量子板之类产品销售,没有接话,后来再交流十几分钟我俩就告辞出来了。我问朋友,你是什么时候觉得失望的,他说,在他贬低中西医的时候,贬低西医就算了,贬低中医只能说他水平不高。
我有时也会去褒贬别人,其实是把自己不接受的压抑的一些特征投射出去,投射在人家身上而已。所以看不上某人的时候,就告诉自己,糟糕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的这一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