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要事优先,考虑做事的先后次序就非常重要。
你通过什么判断自己的优先顺序呢?
今年年初设定的目标到现在完成情况怎样?是全部完成?还是完成80%?还是50%到80%?还是低于50%?亦或是完全没有完成?
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呢?
在早课上,雪瓶老师提问后,很多小伙伴的回答都是——通过目标来判断自己的优先次序,但是今年的目标并没有全部完成。
接下来雪瓶老师又问:如果是基于目标,那为什么没有完成呢?
有些小伙伴说自己目标太多,有些小伙伴说是因为目标模糊,没有执行目标,目标不符合smart原则的。
雪瓶老师认为,大家说的问题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目标太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去精简自己的目标,砍掉不必要的目标,不要做八爪鱼,什么都抓着不放。
另一个就是没有目标,比如目标模糊、没有执行、目标不符合smart原则等,这些都属于没有目标,需要重新去定义自己的目标。
那我们一般是因为根据什么来决定优先秩序呢?
德鲁克先生在书中提到了按压力来决定优先次序,并分析了这样做的后果。
如果按压力来决定优先次序,结果必将牺牲许多重大的业务。
按压力来决定优先次序,还会产生另一种后果,组织中的高层完全无法完全其职责。一般来说,一件新任务肯定不是为了解决昨天的困难,而是为了一个新的明天,所以总是可以缓办的。而说到压力,往往总是为了昨天。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其实是按压力来决定做事的优先次序。
我们会经常根据事情的紧急程度来做事,这就是一直在做消防队员,哪里有火我们就去哪里。
如果我们知道一切事情有期限,在期限到来之前,规划好自己要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然后按部就班地去执行,这样,事情不就不紧急了吗?
比如,作为学生,语文老师说赶紧交语文作业,马上先写语文作业,数学老师来催数学作业,又去写数学去了,结果两样作业都没有完成,这就是根据紧急情况做事。
如果自己确定好先写什么作业,写完之后再写另外一门课的作业,就把紧急的事变成了不紧急的事。
我们应该如何确定优先次序呢?
德鲁克先生在书中也给我们提供了排序的原则:
重将来不重过去;
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
选择自己的方向,而不盲从;
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容易。
重新解读一下,就是:
1.我们要专注于做对未来有益的事情,如果以前有欠债,就需要同步进行。但一定不能不做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就像我们要存钱,即使有负债,每个月在还债的同时也要存钱,这是我们为未来积攒的资本。
2.面对新事物,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只看到由于自己不会所带来的麻烦。
我认为这其实是思维方面的问题,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只看到不好的一面,还要看到好的一面,以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态度和思维来面对自己所经历的一切。
3.我们要有属于自己的清晰的目标和前进的方向,而不是随大流。
我们很容易随大流,别人有什么,我们就要有什么,然而这个想要有的东西,并不一定真的是自己想要的东西。
我们需要找到的是自己真正想要的,然后努力去达成。
4.对自己要狠一点,不要做事只做60分,要朝100分甚至120分前进。
很多时候我们就是对自己要求太低、对自己对自己太好、怕自己吃太多苦,所以只能获得比较中等或者比较低的成就,甚至没有成就。
而是要想更好的成长和收获,就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更多的努力。
最后,关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目标最多1~2个就好,而且是它是以年为单位。
事情和目标不同,我们每天需要做很多事情,但我们的目标就那一两个,包括我们需要修炼的硬本领、好习惯和软实力。
确定具体目标后,我们就可以根据目标去判断自己做事的优先次序了!
曾经我也一直以为自己是完全按目标来安排事情的,通过阅读书籍以及听雪瓶老师的分享,我才发现,自己有一部分事情也是按照紧急程度来处理的,这就是按压力来优先次序。
这是我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需要努力调整和修炼的方向,首先确定目标,紧盯实现目标的过程,通过最终拿到结果。
正在阅读的你是什么情况呢?按什么来决定自己做事的顺序呢?期待你的分享!
以上内容来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雪瓶老师的分享以及个人的学习整理和学习感受,仅表达个人观点(๑ت๑)
我是随缘,我相信: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100%的坚持比98%的坚持更容易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