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再回故乡(9)
早晨,外甥孙子走了,大外甥开车去送的,先把孙子送到城里单位,外甥再开车从城南国道上高速公路,去红城上班。
我知道家乡有那么一条高速公路存在,经过距家乡老屯十五里地的红城村,但我从来没有从那条路上走过,有关信息,一无所知。
我和老伴继续扒花生,半袋花生扒完了,扒出来有五斤多好花生豆,老伴说走时我们拿点,剩下的留给姐姐家吃。
扒花生时,老伴让我仔细听听,街上有人收鸡鸭鹅和毛的,最后一句喊的是收“马粪包”,问我这“马粪包”是什么玩意?
我听不清,估计不应该是山上长的那种“马粪包”吧?
老伴说等姐姐回来问下姐姐就知道了。
扒完的花生皮子,老伴送到前院去,姐姐和姐夫正在哪打鸡饲料,把花生皮子掺到里边打了,什么都不能浪费掉。
老伴很快就回来了,说姐姐、姐夫在打苞米,冒烟咕咚的呛人,姐姐不让在那呆,把她撵回来了。
姐姐、姐夫打完鸡饲料后,又要去拉土,就在西边大道边上取土,拉回来培到菜根上,说是菜地土少,栽完秧棵的席秧土碗还在外露着呢,不培土不行。
姐姐和姐夫总有活,撂下这样拾那样,没有闲着的时候。
老伴进屋里跟我念叨地说着,她要跟着车去帮助装土。
我说,你乐跟着你就去。
我心里想,挖土是重活,我可干不动,我是不去呀。
老伴跑出去要跟车凑热闹,姐夫说,你可别去,拉着你沉。
老伴让姐夫撵回来了,没去成。
我在炕上躺着玩手机,感觉有点凉爽,我现在有点感冒,我让老伴把门关上。
老伴说我,冷你到处边躺椅上躺着,一会就晒热乎。
我躺到躺椅上,不敢晃悠,怕头晕,没一会,听见门响,老伴出来问我,姐姐回来了?
老伴是听见门响出来了,我也听见门响了,因为是背对着门,在躺椅上我还等着人过来了,干等没人过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老伴里外屋找了个遍,也没找到人。
门为什么响?没整明白,大白天的,不能活见鬼吧?
我怀疑是姐姐回来取土篮要往前园子运土,至于她为什么要开下门而不进来,那我可就说不清楚了。
土拉回来,还得一筐一筐地挎进前园子,一棵秧一棵秧地培到菜根上。
后来门又响了,我从躺椅上起来,回头看看,是姐夫回来了,姐夫进来,没出声,坐在小板凳上抽烟。
姐夫回家休息,看来活是干完了。
我问姐夫,收鸡鸭鹅那人收“马粪包”是啥咋回事?
姐夫说,就是山上长的那种东西,干了一包灰,有消炎止血功效,过去当刀口药用的。
我说我们山里那有大的,过去没人吃,现在也有人吃了,还挺贵的呢,咱家这小时候见到最大的才鸡蛋大小,他收那个干啥?
姐夫也不知道收那东西干啥用,怀疑是往药材公司卖。
马粪包,学名马勃,是一类担子菌门、马勃科的真菌通称,分布广泛,在我国各地几乎都有,夏秋季节下过雨之后,多半生长在旷野草地或湿地腐木上。
马勃类真菌的子实体都是圆球型,是森林组成的重要物种,它的多数种类是药用真菌,部分种类可以食用,有的种类是林木外生菌根菌。
听到外边喊时,我还跟老伴研究半天,我说收鸡鸭鹅这是肉类,不可能还代收植物类的东西,这也不对口呀。
弄了半天,真是收这玩意的。
姐夫说,近些年家乡这出大马粪包了,前院舅丈人家院里就出了一个,排球大小。
我估计这与化肥的大量使用有关。
收马粪包的人,只收大体个的,不收小尕豆子。
真奇怪了,在山区马粪包多,还全是大个头的,没有人收这玩意。
平原地区这,马粪包倒是不少,下过雨就出,但都是小个子,最近几年才有大的出来了,也是少数,却倒是有专人收购。
物以稀为贵吗?(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