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是怎么处理水的。
今天要说的这是什么呢?是津液。它是和气、血并驾齐驱的三个基础物质。津液有多重要?气没了会死人,血没了会死人,津液没了一样会死人。排名不分先后。
那津液是啥么玩意儿呢?它就像空气对我们人体的意义。只不过它是液态的,而且是在身体里。它流淌在血液里、孔窍间、皮肤上、脑髓中。。。津,清轻稀薄一些,流动性比较大;液,浊重粘稠一些,流动性比较小。但因为它们互相渗透互相补充,因此不作严格的区分。
我们先来看看津液是怎么形成的:
毫无疑问津液来自于饮食,先由胃收纳腐熟,把其中的五谷精微和部分水液分离出来给脾,然后把其余的部分输送到小肠。小肠进行清浊的分辨工作,再次把五谷精微和清液上输给脾,剩下的残渣运送给大肠。大肠接受了这些残渣后,再再次把清液分离出来上交给脾,然后再进行便便制作工作。具体工作流程见下图:

脾分别从胃、小肠、大肠接收到的这些水液,就是津液的来源。所以说津液的生成与脾、胃、小肠、大肠都有关系。
再看看津液是怎么输布到全身的:
先由脾气对津液进行传输,它主要有四个途径,其中三个是这样的:

然后再根据自己坐镇中焦的地理位置,充分发挥脾升胃降的功能,用身体的圆圈旋转,将津液上腾下达。

脾气蹲完肺气蹲、肺气蹲。
肺接收了脾的运送后,通过自己的宣发功能,把津液上输到身体的上部和四周的皮肤;通过肃降功能,把津液向身体的下部和其他脏腑输送。其中,把浊液分离出来送到膀胱。

肺气蹲完肾气蹲、肾气蹲。
肾气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呢?就是蒸腾气化水液。当然,首先它要支持其他脏腑正常工作。

如果没有肾气的支持,这些脏腑都没有办法很好地完成自己的任务。
另一方面,肾气要对在膀胱中的水液进行蒸腾气化,将其中的清液气化后,让身体再次吸收,只有剩下的浊液才能化为小便从膀胱排出。

所以现在知道了吧,膀胱其实也不容易,尿个尿要被好多部门多头管理,尤其是肺。
中医治疗尿潴留特别在行,就是开肺气,只需要用苏叶、枇杷叶各15克,熬水5分钟,病人喝完第二天就可以好好尿尿了。苏叶、枇杷叶都入肺经,解表宣肺降逆,原理就是茶壶倒水揭壶盖儿——得把上面的盖子打开,让两边气压相等,水就能倒出来了。你现在知道尿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你就能一下子明白了。神奇吗?只要知道原理,大道至简。
然后肾气蹲完肝气蹲、肝气蹲。
肝不是主疏泄么,所以所有的关于疏通类的项目,它都要插手。

肝气蹲完三焦蹲、三焦蹲。
三焦是哪个单位的?三焦也是一种腑,是六腑这个单位的。它其实就是隐藏在腹腔内的各种小管道,专门用于运输水液和气体的。所以三焦通畅与否对津液的输布也很重要。

讲到这里,终于把津液的生成和输布讲完了。
看看,有多少脏腑参与了身体水利工程的建设!任何脏腑功能的病变都会影响到津液,所以不是你喝八杯水,你每天水分的供应量就达标了,还要看你能不能吸收和吸收的转化效果如何。
而且大量过量饮水会加重脏腑的负担,你也看到了,为了生成和输布津液,脏腑是有多累!因此中医讲究的永远都是因人而异,和适度。人体真的是又复杂又智慧的机器,环环相扣,结合紧密。
中医治病从来都是把人体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疗的。比如,看完今天的帖子,至少以后你再遇到尿不出尿的情况,就不会再拼命整膀胱了——膀胱主要是执行单位,行政管理权主要在肺。
哇靠,突然发现尿尿这事儿还归肺管,是不是一下敞亮了。


今天的分享结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