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了,原本想着缩短回老家的时间,带着孩子玩一玩学一学,长长见识养养习惯。
回了老家才知道计划赶不上变化,爷爷奶奶很积极地劝说孩子在老家过暑假,还迅速安排了兴趣课程,孩子非常乐意。
好吧,趁着假期我也放松放松,交给爷奶也好。刚刚爷爷是小学语文老师,今年退休了,作业也一并交给爷爷吧,英语先放着。
根据以往的经验,爷爷辅导作业,那是不能报希望的。但是,今年爷爷表示,爷孙相处很好,状态不错,没问题。
于是,今天的数学分析题,娃儿不会的,继续找爷爷,娃儿主动的。
好的开头并不一定有好的结尾。这不,不一会儿就听见了爷爷的气急败坏的吼声,再一看还有娃儿委委屈屈的哭声。
再一问懂了吗?没有。爷爷表示,我都换着法儿交了好几次了,他自己又不动脑筋,哪里能懂吗?
好了,爷爷撂下挑子抽烟去了。娃儿哭了一会儿,把自己关卧室了。
八九岁的小朋友,家庭作业辅导,真的很容易衍化成这样的鸡飞狗跳,轻则大家都不开心相互埋怨,重则娃儿丧失学习兴趣,甚至搞僵了关系,家庭成员相处变得艰难,家庭很难舒心自在,更别提温暖了。
其实,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儿,疫情隔离的时候。那以后,我就改变了心态,一方面是经历了的感悟,另一方面是看书学习带来的效果。
家庭辅导作业,教会或者完成真的不是重中之重,最重要的是关系。把关系搞好了,其它事情都会事半功倍。更不能因为为了某个题,咱就把关系搞僵了,那以后孩子遇到问题,要处理就困难重重了。
除此之外,家庭更重要的是习惯和方法,不会没关系,和孩子一起找途径就好。我觉得,家庭辅导作业,更重要的身份是学习伙伴,可以讨论可以商量可以一起找答案,而不是抢了老师的角色,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思维把题做出来。
孩子自身思维的建构才是最重要的,想明白是关键,其它的都可以放一放的。而且,急不来哦。
我也是老师,其实老师很容易把老师的角色带进家庭,这对家庭的发展其实非常不好,值得注意。
你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吗?你又怎么看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