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师之真谛是涵容

师之真谛是涵容

作者: 静好_27e0 | 来源:发表于2020-10-09 09:32 被阅读0次

进营056

今天无意间(当然此刻用无意纯是文学用意,该懂得的会懂得)学习到维特根斯坦的那个思想实验:盒子里的甲虫。

实验不说了,百度一搜即可,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的悖论都是文字游戏。正是我们跟随了这些游戏也乐在其中。而没有意识走出游戏之外去看看其他可能性。

生活中的那些对错都是我们习得的对错。对错本身也没有对错。就是那样,没啥好说。只是在交际时,我们不能理解别人的对错与我们的不一样。这下该理解了,你的对错是你习得的,我的对错是我习得的。哲学家的辩论和争吵和我们生活中争对错的本质大差不差。所不同是他们挣得范畴大,我们争的琐碎而简单。或者说他们务虚,我们务实而已。

如上是前奏,我被问到,当我们对一个人一无所知,怎么去认知这个人呢?我的思考如下:其实我们经历着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只是我们没有觉察。我们会调用自己已有的全部内部经验去主观测试或对比,找一个和这个人大体相符合的原型,并调动自己所有被赞美表扬过或者说自己认为好的品质去与互动、测试或者相反(这时我们难免拘谨、紧张、有礼貌、谨慎)慢慢地我们会使自己活一点、再活一点......最后原形毕露。若还被接纳我们才开始成长自己,所谓成长是在一个被涵容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挖掘自己的本自具足。所以我得出结论涵容是成长的主要原动力。

以此来说,从师之所得根处在于师的接纳,是以知识的灌输为形式和载体。

在课堂上,我们的状态是成长与否的主要所在,我们对师的习得认知决定我们的状态的开合,若一直处在课堂上记了多少笔记,听到多少案例那就大错特错了,从师的根本原因是被其涵容而和他碰触认知的异同,或从之或反驳之的关键是要有自己的认知。而拥有自己认知更新(变或叠加)的前提是被老师包容状态下自己智慧的彰显。从师最高的境界是我清晰地知道我和您的不同而也愿意跟从,因为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被涵容。

我们的成长也是为了能够去涵容别人,我们对别人的影响是他看到我们而放松、调动其智慧。犯错后被包容,包容后成长再犯更高级的错。如果当您学了更多也不能够包容不同(一个眼神、一个语调、一句话)那不是成长,您该考虑一下或许您只是知识的书架。

相关文章

  • 师之真谛是涵容

    进营056 今天无意间(当然此刻用无意纯是文学用意,该懂得的会懂得)学习到维特根斯坦的那个思想实验:盒子里的甲虫。...

  • 涵容

    今天阅读武志红老师心理公众号时,读到一个故事,读后让人回味,如何做父母?怎样才是好的家庭教育?好故事就是最好的引领...

  • 第275篇|【易德微言】26: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

    ☯/畜止涵容 今天暂且写写包天容海的大畜志,以及畜止涵容之德。 东方哲人的智慧,就体现在阴阳辩证上,比如说畜与止、...

  • 涵容能力

    感謝我活著,在生活的途中,我見識越來越多美妙的風景,其中一點,就是愛的涵容能力。 一直我不明白,為什麼弟弟有事,不...

  • 儒家精神的一个软肋及其于现代公民之启发

    冯小欢|文 儒家精神在“修己治人”四字(章太炎)。此四字向外开出内圣外王之规模,向内涵容学政合一之精神。修己是把自...

  • 美之真谛

    自然之美 浑然天成 表里如一 美之真谛 艺术之美 打破框架 探索边界 美之真谛 春花之美 半开半合 欲迎还羞 美之...

  • 焦点日记第391天 2022 7 15

    【贴】 做为咨询师,贴着来访走,在其框架下工作。保持尊重未知好奇不预设中立的态度,稳稳的,涵容对面这个人。似大地一...

  • 命运是什么?

    最初的自己 为自己写了个剧本 TA是一个精巧的设计师 明了无的真谛 懂得有的逻辑 因此 一旦生命之轮转起 所有机关...

  • 那情绪是需要涵容的!

    文/燕山书童-曾庆伟 一、我该怎么做 在他第一次哭泣的那一刻,我真想扇他两巴掌,然后大声告诉他:不要再哭啦!你到底...

  • 涵容着喜欢

    顾雨周: 六月,细雨湿了草色,乱风缚了花枝。 这日子悠长,再慢一点,涵容着喜欢。 昨日临睡前,她来电,问一切安好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师之真谛是涵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nkp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