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选择学校
“私立学校的大部分‘影响’都体现在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家庭资源决定了这些孩子就读私立学校,而不是私立学校本身足够吸引人。”私立学校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同龄人对家庭的影响。考虑到私立学校往往拥有更具特权背景的学生时,公立学校在教育方面的表现往往比私立学校强。
这段话阐述了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学生成长过程中影响最开始主要来自于家庭,所以就有了家庭资源这个说法。每个学校老师的素质之间的差距远远没有学生家庭之间的差距大。
所以在选学校时,不妨看看学校附近都有些什么单位,如果学校被大学城环绕,那么大学老师的孩子多半就近上学,学生的家庭氛围相对就比较有优势。
2.为人父母的五重责任
来自家长和老师的适度赞美和积极强化能很好地鼓励孩子,但如果没有一定建设性和尺度的话,这种赞扬就会像通胀的货币,变得一文不值。
我们这一代多半是在父母的打击下长大的,而我们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又给予了太多的鼓励,以至于孩子在外界稍微受到一点谴责,心里就崩溃了,很难接受的了批评。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耐挫能力太差。
而没有一定建设性和尺度的赞扬其实是起不到赞扬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赞扬孩子时要据实,而且要对孩子当下所做的事儿进行描述,以及父母从这件事儿上的感受进行表达。
比如:孩子画了一幅画,家长说“太棒了!”孩子心里会说“我爸啥眼光啊?”如果我们能够从画上找到一个很赞的点来表扬,就不同了。
“孩子,你这次画的太阳真圆啊!爸爸可是画不了这么好。”这种真诚能感染到孩子,接下来画太阳时,他都会尽量把太阳画圆。
3.找到你的教养风格
权威型父母也会为孩子制定规则,但是他们更愿意解释规则背后的原因,并根据情况来讨论和调整。当孩子违反规则时,权威性父母会把这个时刻当成教育和解释的时机,而不是急于惩罚。权威型父母会期待孩子遵守他们设定的指导性原则,但也接受这些原则在实践中是可以改进的。权威型父母培养的孩子往往是幸福感最高且最具社会性的,并极有可能在事业中获得成功。
这里说的权威性父母已经给出了很明确的定义,有人就会困惑了,明明有些教科书中并不提倡权威性父母。我对照了一下,不提倡做权威型父母的其实说的是专制性父母。
在孩子3-6岁时,是孩子内心秩序的建立时期,父母应该制定规则,并尽可能不破坏规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