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结盟,小国依靠大国的实力,大国联合小国攻打对自己不利的诸侯。
鲁僖公四年,齐国联合与他结盟的诸侯攻克完蔡国,顺势进攻楚国。楚国在当时也可算是一方强国,齐国虽有意侵占楚国,但也忌惮到他的实力。于是两国便互派使者,言辞谈判,最终达成结盟。
楚国先后派出两位使者与齐国谈判。第一位使者开口便质问齐国:“齐国在北方,楚国在南方,两国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要攻打我们?”楚国大夫管仲用两个比较牵强的理由作答:一是,楚国不向周王室进贡(常用理由);二是,昭王出征死在楚国边境。楚国使者承认不进贡的错,但不承认昭王的死与楚国有关。第一轮谈判无果结束。
第二轮谈判由楚国的屈完对阵齐桓公。齐桓公带着屈完参观了他的军队,想用军队的阵势震慑一下屈完。齐桓公说:你看我的军队多么强大,我想打谁都能打赢。屈完回答:君侯倘若使用德行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若是用武力,我们楚国有方城山作为城墙,有汉水作为城池,您的军队现强大,我们也不怕。齐国在楚国边境驻扎已很长时间,军队已疲乏,齐桓公到此时早已不想攻打楚国了,听完屈完的话,便与楚国结盟了。
左传对言辞的描写很精彩,两段对话,高潮迭起、精彩纷呈,读起来意犹未尽。
本文出现了一个成语:风马牛不相及。现在我们都明白这成语的意思,可是这里的“风”字是啥意思呢,上网一查还有不同的解释,很有意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