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温度

作者: 壹大人 | 来源:发表于2016-12-14 22:06 被阅读0次

    窗边花架第二层的多肉植物终于告别寒冬的折磨,即将迎来第二个酷暑的考验。从第三层缺角的粗陶小茶壶倒出一杯去年的龙井,暗自决心,今年一定要对这些多肉再好一些。之前并不爱喝茶,也不会去养植物,出自对乘凉先生烧制的茶壶茶杯、手工花器的喜爱,才开始喝喝茶,弄弄花。也因对手工器物的喜爱,开始关注那些做器物的人。

    他们都是极普通的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很高的学历,只是完成了最基本的义务教育,然后就为了生存而立即去拜师学技了。他们制作的都是生活中所必须的日常用品,这些物品当中有些已经或者正在被现代生活中新出现的东西所取代。

    这些朴素的手艺人只是每天拼命地为了养活家人而勤奋劳作的最普通的人。当我们对于人生道路产生迷惘的时候,可以去认识他们,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对劳动的认识,以及他们在手艺上的气质,也许那才是人本来应该有的活法儿。

    日本作家盐野米松的《留住手艺》所讲述的就是这些人的人生故事。

    嘿!来把锄头么?

    如果你有一小片菜园,想要一把手工锄头么?如何拥有一把手工锄头?大致地说,制作一把手工锄头需要十来道工序。从一块块的铁板到想要的形状,需要一个加热、捶打的过程。温度达到八百度以上,铁板就会变软并且可以弯曲。也就是当铁板烧到变成都红色的时候,就可以打出自己想要的形状了。然后在进行与钢的熔接。铁和钢一经熔接,锄头的基本形状就出来了。熔接时的温度大约在一千六百度以上。经过这样的几个回合以后,就逐步有了锄头的形状,这才用模子来定形。定好了形还要把周围多余的部分减掉。然后还要在七百到八百的温度下再烧一次,要轻轻按着物件,像在做点心一样。然后是焊接用来插锄把儿的部位。这个角度很重要,所以要合着尺子来焊接。这些都做完了以后,还要用研磨机打磨一下已经成形的锄头。在锄片基本制成了以后,还有最后一道工序就是“淬火处理”。所谓的淬火处理,就是把做好的物件在进行热烧,然后在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进行急速冷却。这样一来,钢的质地也会更硬,更锋利。

    嚯,以上工序光是码字就已经耗费了五百来个字符,若是实践,岂不是要等个几周?再想想这么复杂工序所耗费的时间和人力成本,一定会让这把锄头价格不菲,所以还是算了吧,商店里那么多便宜的,坏掉了还可以再来一把!

    于是,你有了一把标准化的锄头,但或许是劳作经验不足的原因,总觉得手里的锄头不顺手。终于在某天体验了一把手工锄头后才得知两者之间的巨大差距。

    对于手工制作者来说,做山上的活计使用的柴刀、斧头,做地里的农活使用的镰刀、锄头等工具都有着为了适应当地风土和自然而形成的独特的形状。他们是由使用者来提出具体要求,然后由制作这个按照要求来制作的,是经过了反反复复的实验才完成的既优美又使用的工具。而你从商店买来的工具的都是那些在工厂里成批量生产的长相一模一样的工具,需要靠使用他的人让自己的收和身体来适应它们。

    高木经营的“报的锻工所”是目前已经为数不多的打铁作坊中的一个。高木算是第二代打铁匠,他继承者父亲那一代创立下的品牌“源次锄”。但是,订货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只有一小部分专门从事山间、田地农活的人在为没有人制作那些得心应手的工具而感到为难和悲哀。但是,这一小部分的人不足以让一个作坊存活下去。

    于是,当“修理”这一习惯从我们生活中消失了以后,那些作坊就很自然地不复存在了。当农家人不再使用手工做的农具,当各种农用机械开始活跃在田间地垄的时候,打铁作坊也就随之消失了。

    然而,这些作坊消失的根本原因,主要还是铁匠门已经不能靠这个维持生活了。与其说铁匠门做的东西卖不动,不如说她的需求量已经大大的减少了。因为现在使用手工农具从事农业的越来越少,随着机械化普及,人们已经不再靠手进行劳作了。

    嗨!来件手工制作的衣服不?

    山野的深处生长着一种叫“藤蔓”的植物,从他的茎上能抽取下来丝,用这种丝织布,就叫“葛布”。

    川出茂市是“川出幸吉商店”的第四代传人,她的工作就是从山里采回植物的藤蔓,然后抽取他们的丝来织布。要采五十公斤的藤蔓才能出一公斤的丝线,五十分之一的比例。

    一根藤蔓从山上采回来后,需要经过煮、剥离纤维、发酵、江水洗涤、干燥这一系列的工序后,才轮到可以拉丝。拉了丝,还要把他们一根根地系在一起,结扣的地方需要处理的很细,不能影响处出来的布的美观,这些都是需要靠人的手工来完成的,同时也是很需要时间的。仅以发酵而言,在凉爽天气下,发酵的时间需要保持在三十二个小时左右。

    川出茂市表示,如果做得好,这手艺到时个能赚钱的行当。只是不能太贪,欲望一大就容易失败。靠一点点的积累保证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吃饱饭”这个衡量标准,显然不能满足年轻人的要求,因此,目前从事这一行业的人都是50岁以上的年纪。

    What?光发酵就要32和小时?葛布...还是不要了吧。

    石垣昭子在西表岛有自己的染织作坊。那里的人自己栽培线芭蕉,取其丝,染色,然后用传统的手法进行纺织。

    一般想要学会织芭蕉布的艺术通常要用两到十年的时间。其实要真正记住编织的工序并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把织机架好,往织机上一根根地插入横线丝,主要的操作都是在织机上,很快就能记住了,有半年到一年就足够。但是,难就难在材料的制作上,而且材料的制作也是很要时间的。

    织一匹布如果只用芭蕉茎的芯部,那要用差不多一百根的芭蕉。住在西如嘉的平良敏子就喜欢花上五六年攒够了芯部的丝线后,织一件漂亮的衣服。

    Oh my god?五年...一定贵哭了吧,还是不买了,多攒几件线芭蕉的衣服没准还能买几平米的房呐!

    “椴木织”从树的状态到织成布一共需要二十二道工序。因为其过程既繁琐又费时,所以,这种纺织工艺已经近乎绝迹了。在山形县的温海镇有一个叫川关的村落,这里有四十八户人家,二百二十多口人。其中四十八户中有四十五户都从事“椴木织”。每一户一年也就能织一匹布(六十米长),出价是十三万日元(约合人民币一万元)。织出六十米长的布至少需要两万米的线才够。

    两万米...一次次被刷新的三观。

    等等?也许你会问,做一件衣服需要那么多原材料,那芭蕉树和椴木岂不是面临资源匮乏的危险?

    当然不是,对于依存于天然资源的手工业者而言,延续自然规律是他们使命之一。而且我们面临的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在原材料还没有消失之前,手艺人却有可能先消失了。

    咦?手编收纳筐貌似可以来一件?

    从前有一种装行李用的柳条箱,就是在旅行或搬家的时候把衣服等日用品装进去,然后用绳子捆好,或搬运或邮寄就可以了。除此之外还有比柳条包小很多的用作饭盒的小柳条包。现在这些东西都看不到了,因为他们都被别的材料所替代了。

    在博物馆的展室里,我们所看到的那些做工精细的作品,虽然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和诸多的磨难,但还是那么漂亮。但遗憾的是,这样精彩的东西并不是因时代的进步而得到发展,特别是手工艺,倒是相反的情况更多。

    三岛町作为工艺品和民间手工艺品之镇,整个镇上都充满了“民间艺术”的氛围。长乡千代喜的作品是用野葡萄藤蔓编制的筐、手提包和篮子等。用它编出来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是既结实又朴实无华。而且,用的时间越长,他还会光泽熠熠,更有味道。

    正是由于三岛町的手工艺者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因此,这里订货的人很多,活计总是做不完。

    由此看来,技术是因为有用才能保留得住,也才有可能流传下去。拥有制作柳条箱和旅行包技术的人倒是还在,但是现在没有人使用这种东西了。而通过结合传统技术的藤编工艺,却在稳步发展。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廉价工业制品的大量涌出,手工业的业种开始慢慢地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当没有了手工业以后,我们才发现,原来那些经过人与人之间的磨合与沟通之后制作出来的物品,使用起来是多么的适合自己的身体,还因为他们是经过“手工”一下下做出来的,所以他们自身都是有体温的,这体温让使用它的人感觉到温暖。也是这温度让器物本身与生活完美结合,实现生活需求的同时,增添生活中的乐趣。

    社会的变迁势必要使一些东西消失,又使一些东西出现,这是历史发展的惯性。但是作为我们,更应保持的恰恰就是从前那个时代里人们曾经珍重的真挚情感,是现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想要抓住的生活温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活的温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rw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