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哈尔滨这座古典与现代融合的城市里,你很容易就会陷入不知今夕何夕的错觉。
但是,无论时间如何潺潺流淌,无论人世经历几番更迭,总有一些存在的证据,让人瞬间捕捉到往昔的吉光片羽。
「一城一忆」和「影艺阁」带给我的,就是这种「回忆」的冲击。
「一城一忆」是一家以「哈尔滨」为主题的纪念品工作室,它的创意精髓就是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记忆与每个人自身的回忆联结起来,让光阴得以凝结。
「一城一忆」指的就是「一座城市,一段回忆」,这座城市就是哈尔滨,这段回忆就来自你自己。
在「一城一忆」里面,无论你走到哪里,回眸,仰望,低头,都能够发现哈尔滨的印记。
印着哈尔滨著名景点或者小众景点的明信片,微缩的索菲亚教堂模型,真正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画着哈尔滨大街小巷的镜子,或者冰箱贴,惟妙惟肖,美丽动人。
最令人向往的,莫过于手作的八音盒,不仅有景,还有声,在杨树、松树或者桦树的树板上,铺上树粉,上面镶嵌各式各样小装饰品,其中就可以融入「回忆」的元素——每个人来到哈尔滨,念念不忘的风景,念念不忘的某个瞬间,念念不忘的某个人。
每当想念那些走在哈尔滨大街小巷的日子,就拿出八音盒,拨通按键,一边听着醉人的旋律,一边回忆往昔,如此滋味,可谓销魂。
「一城一忆」的经营者于雷曾经在山东工作过五年,后来因为爱情回来了哈尔滨。
他不仅是一个对恋人痴心的男人,也是一个对哈尔滨这座城市无比痴情的人。
他说,「我不希望每个来到哈尔滨的人回去的时候,脑海里,口头上只知道俄罗斯纪念品、俄罗斯美食,他们来的是哈尔滨,他们带走的也应该是属于哈尔滨的记忆。」
正是因为这个念想,才有了现在的「一城一忆」,才有了我们徜徉在小店里的时候,眼里琳琅满目的,异彩纷呈的「哈尔滨」。
对于每个人来说,哈尔滨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每个人眼里的风景,各有千秋,每个人的回忆都是独一无二的,因为那些凉和暖,光与热,惊艳和难忘,都是从自己的心出发,再流到自身。
时光荏苒曾经的繁花似锦,也许会变成断壁颓垣,但回忆长久,只要凝神叩开光阴门扉的那一个动作。
每个与哈尔滨有过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缘分的过客对这座城市的情怀,就是「一城一忆」的初心所在。
「影艺阁」的「回忆」元素表现在对「龙江皮影」——这一项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的传承上面。
如果你看过张艺谋改编自的余华同名小说的电影《活着》,对“皮影”这门艺术一定不会感到陌生——皮影艺术伴随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
“传统皮影戏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民间戏剧。它融汇了绘画、雕塑、音乐、戏曲、演技和文学等艺术,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影艺阁」创始人刘家恺说,“早在晚清时,皮影就由民间艺人从河北带入黑龙江,并发展创新,自成一派,称为「龙江皮影」”。
“一套皮影、一块白布,追光烁烁,二胡悠悠,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
简单一句话,精妙传神地点出皮影艺术的魅力——让一段穿越千年的历史故事活灵活现,让那些慷慨悲壮、细腻豪爽的英雄美人在布面上威风凛凛,笑语嫣然。
对于往昔没有太多娱乐消遣的人来说,皮影戏着实是他们生活里一笔浓墨重彩的镶嵌。
总而言之,那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那是开启他们最深处的情感密码的钥匙。
正因为此,当家长看到皮影动画在自己孩子的手中精彩绝伦、栩栩如生地展现,情不自禁泪光莹然,十几二十年过去了,回忆恍惚如昨。
正是因为「影艺阁」的存在,「龙江皮影」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正是因为「龙江皮影」的存在,哈尔滨的文化气息才会更加的浓郁醇厚。
然而,所有的回忆只有在有人愿意记得的时候才会存在,如果每个人都不理不睬、不管不顾,那么哈尔滨的前世今生,哈尔滨的文化遗产的继承云云都不过是空口说白话。
「一城一忆」与「影艺阁」兢兢业业在做的,就是这样一件有「情怀」的事情——他们的情怀就体现在,渴望留住那些有关哈尔滨的光影记忆。
这样斑驳精致的记忆,如果被时光淹没,十足可惜,我们也希望看到更多的人欣赏到这些「回忆」之美,同时,我们更愿意看到有人能够勇敢地承接传扬这种美丽的使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