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做事都有着各自的隐性动机,慈善、奖惩绩效背后都是出于自利的考量。既然可以设计框架利用别人的隐性动机,能不能挖掘自身的隐性动机为己服务呢?
在蚂蚁私塾我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激励自己,虽然开始并不知道这属于“隐性动机”。上周班级大合并,我成长为了私塾一期五大班的班长之一。
不过有不少朋友好心的问我说:“你会不会太累?”,“会不会太花时间”,“兄弟,工作才是正道”。他们的建议也曾一度让我动摇,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这里面有希望获得认可、提升自我的显性动机起作用,但最主要还是得益于背后的隐性动机。
显性动机:为他人提供价值,获得认可与自我提升
我相信在蚂蚁私塾的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成长,但是每个人的动机不同,决定了行为方式、付出精力上的差异。当班长需要付出不少额外精力开销,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当班长的原因。用有人的话说就是,工作已经累成狗了,来这里干嘛还要累。
但我觉得既然要做就要做好。在蚂蚁私塾,我坚持笔记,经历了从生手到熟手的过程。
利用自己的隐性动机,我在蚂蚁私塾成长从这个截图就可以看出我当初多么彷徨了。后来发现写多了,就写顺了,原来写笔记也没有那么可怕,笔记排名也从2000+进入了前十。蚂蚁私塾分班时,我积极参加竞选如愿以偿当上了成都班的班长,因为我相信为他人提供价值自己才会有价值。在大家的关注下更有一种荣誉感和责任感,这些都是促进成长的有利因素。
这个显性动机还不能提供动足够的力支撑,我又逐渐识别出一些隐性动机来给自己甜头。
隐性动机之一:借助私塾平台提高自身影响力
有更多的认识我,知道我的能力,好处肯定是多多的,所以能抱蔡叔的大腿那就最好不过了。请辩和蚂蚁私塾是优秀的平台,有我认同的价值观,在这里得到认可无论如何都是终身受益的事情。
好处不仅仅是在蚂蚁私塾被认可,如果有一天文章能发到请辩去,30w+的流量,光想想就有点激动人心了,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
隐性动机之二:检验自我认知能力
我一直坚信学习是互通的,在专业领域的知识可以类比到其他领域;学习的对象也是多元化的,在别人看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也许蕴藏着价值;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蚂蚁私塾成了检验这一切的试验田。
在私塾很多人都可以是学习的对象,头脑风暴也是分分钟的事。在班群虽然很多事每天重复在做,但却不停的有新收获,例如合班、新的笔记方式都是不断探索后的结果。只有思维的重复才算重复,只要做事产生了思考就是有意义的,哪怕你每天拧螺丝,但几年后总结出了拧力与螺丝螺帽最佳咬合度报告,是不是也很有价值。
隐性动机之三:寻找提升工作能力的灵感
在工作中存在一些短板和困惑,我很希望从私塾获取一些灵感,无论是管理方面还是业务能力上。再者希望通过这个大家庭了解各行各业的资讯,弱联系往往会产生大作用。
我的工作环境和班群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态,在工作中难以获得负面的反馈,但是在班群就不同,你做的不好大家是不买账的。记得在成都班时,一位小伙伴就私信我说:“班长,其实这句话应该这么说'bulabulabula...',别人听着就会舒服一点”,我那时意识到说话有些生硬,得改。
在蚂蚁私塾担任班长后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知道了不应与人性对抗而更应该因势利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性动机,如果做一些不太恰当的硬性规定就有可能适得其反,我把这些体会也应用到了自己的工作当中。
隐性动机之四:付出的过程中总会收获彩蛋
如果做一件事先想着有多少好处,多半连开始都不会有,有些好处是做着做着才出现的。我之前并没有发现聊天记录和优秀笔记数据的价值,后来在统计优秀笔记时间趋势变化时有了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来广州班长推荐了“XX绘”社群分析工具,才发现已经有相关的商业产品,这就是数据的价值。随着时间的积累数据的价值会逐渐显现,无论群内活跃的人、沉默的人都在为数据积累贡献价值,这是一个令人神奇的事情。利用数据可以做社群行为分析,例如活跃度、热词分析等;社群心理分析,例如潜水心理、热点话题爆发机理等等。
利用自己的隐性动机,我在蚂蚁私塾成长例如通过这个图表就可以很好掌握大家的投入时间,以便组织大家更有效率的学习。再往后还有其他什么彩蛋,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事情,前提是继续努力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