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筑(简单了解)
1、夯土技术史前时期:初步形成以夯土墙和木构架为主体的建筑。
商代后期:驱使大量奴隶为奴隶主建造大型的宫室、宗庙和陵墓,说明当时已经能够建造规模较大的木构架建筑;
2、木构架经过商周以来不断改进,逐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同时还出现了院落群体组合;
3、西周时期:人民设计发明了瓦;
4、春秋时期:出现了质地坚硬的砖,春秋时期建筑已经采用了彩绘、雕刻等装饰手法,建筑设已开始从纯实用逐渐转向兼有审美装饰的追求。
5、春秋战国:出现了城和郭,城市布局有了一定的规划考虑。
三、服饰(简单了解)
1、丝织物的品种:缯、帛、素、练、纨、缟、纱、绢、毂、绮、罗和锦;
纹样:斜纹、花纹。
2、工艺方面特点:商代丝织物有斜纹、花纹等一些复杂纹样。古文献记载殷纣王“锦衣九重”,并以“锦绮为席,绫纨为荐,可见商代的锦绮和绫纨已经相当华丽。春秋战国时期还出现了精美的刺绣丝织品。西周时,缫丝、织帛、种麻、采葛、织绸和染色等染织工艺已经有了专门的分工。
3、衣冠服饰:衣冠服饰成为统治阶级“分尊卑、别贵贱”,“严内外、辨亲疏”的工具,服饰设计与服式、服色、饰品以及装的质料等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周代形成了严格的章服制度。
4、服饰特点:(1)商周时期:上衣下裳、束发右衽的服饰特点已经基本形成。(2)春秋战国时期服饰风格清新自由、简约方便。既有中原衣襟加长、下裳宽广的深服,便适的胡服。
5、设计理论(重点掌握)
在“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第一次出现了我国有关设计理论的繁荣局面。
1、儒家孔子主张“文质兼备”——功能与形式并重。
2、墨子子主张“先质而后文”——功能第一。
3、老庄:“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其“有”与“无”的概念,丰富了我们的空间
设计思维。
4、韩非子主张“好质而恶饰”,反对“以文害用”。(与墨子观点近似)
5、成书于战国时期的《考工记》,是我国最早关于设计与制作的专著,其所谓“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是一重要的设计观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