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茶之书》的茶禅美学

作者: 月丫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8-05-20 20:59 被阅读283次
《茶之书》冈仓天心 著

《茶之书》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关于日本茶道的书籍,缘起于我近几年对喝茶的喜爱。在我看来,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喝茶,也最能让人心神宁静。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佛教寺庙的饮茶风俗,在唐代陆羽的《茶经》之后,饮茶开始脱离单纯解渴的原初状态,逐渐成为上流社会的风雅之物。从唐代的煮茶,宋代的点茶,再到明代的淹茶,饮茶之风由庙堂之高而渐入百姓人家,喝茶,已成为中国人日常家居的 “开门七件事” 之一。

多灾多难的中国,使得饮茶文化在明清以后停滯不前,未能成熟为独立的审美艺术。 茶叶长于中国,却在日本成为美学,形成茶道与茶禅的意境。

唐朝时期,茶叶由遣唐使和佛教僧人传入日本,16世纪,日本文人从禅宗茶会得到启发,创立了茶道,对茶舍与茶具形式之美的极致追求,进而体会 “和、敬、清、寂” 的心理感悟,把一件日常的凡俗物件,提升到艺术审美的超凡境界,最终使之上升为生活美学。


一茶一饮:和、敬、静、寂

这不是一本讲茶的书,是茶禅美学小书,也更像是一种散文。作者借茶道,引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体会茶的性灵之美。

冈仓天心(1863年2月14日-1913年9月2日),日本明治时期的美术家、美术评论家与教育家、思想家,数度游历印度与中国。《茶之书》是冈仓天心英文经典三部曲之一,深厚的东方学修养和简洁易懂的文字,使得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就成为论述日本茶道的经典之作。

薄薄的小精装,共160页,6万字,特别适合做为睡前读物。全书分为七个章节,从茶道的产生、流传、仪式及哲学思想等几个方面,概括而系统的介绍了日本的茶道精神。

茶之形:起源、流派、发展

茶最初为药,逐渐发展成饮品,上流社会的风雅嗜好,使得饮茶成为高雅之事,慢慢发展为一种唯美主义宗教,即茶道,强调洁净、简朴,化繁为简。

茶的演变过程大致分三个主要阶段:煎茶、炒茶、淹茶,对应着唐宋明三代的泡制传统。每一种茶叶的泡制方法都是独一无二的,遵循独特的传统。

对近代中国人来说,茶只是作为一种饮料,与人生理念毫无关系。日本紧随中国的文明发展,对茶叶发展史的三个阶段都比较了解,茶,慢慢成为他们崇尚纯净优雅的一种寄托。

道家奉行自然无为,对尘世的一切都安之若素,简省、清静。天地长久,学会与万物和谐相处,既关注他人又不丧失自己的立场。

禅,其意思是冥想,佛家认为,通过全身心投入冥想,就可以做到无上的自我实现。世祖菩提达摩在6世纪上半叶来到中国,成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又经历了慧可、僧璨、道信、弘忍、六祖慧能,将禅的影响力深入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茶道的整个理念就是源于禅宗思想生活中的小事亦蕴含有伟大之处,道家为各种美学理念奠定了基础,而禅宗却使它们在生活中得以实现。

茶道精神讲求温和沉静、有礼有节,在热衷于攫取权利与财富的现代社会里,能平息内心的不安浮躁,轻抿一口香茗,让心神回归最原始的简单纯洁。

茶之仪:茶室、茶具、插花

茶室,其实就是一个小房间,或者是一个小茅屋,看起来甚至显得简陋无趣。茶道的各种理念对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普通日本家庭的室内装饰依旧十分简洁朴素。

茶室的摆设讲究岁月的沉淀,新近之物都禁止进入茶室,无论茶室与茶具看起来多么陈旧,但会洁净无比,一尘不染。所有伟大的茶道大师都是禅门弟子,他们努力将禅门精神汇入到现实生活中,茶室的朴素与洁净是对禅宗寺院的模仿结果。

最负盛名的茶道大师千利休是第一个建造独立茶室的人,建造茶室选用的材料虽然简陋,但却隐含着精致优雅之气。进入茶室,如果来客是武士,要将佩剑留在屋檐的刀架上,然后弯腰屈膝通过不到三英尺的矮门。无论来者身份高低,都须如此,意在陶冶宾客谦逊美德。等客人都全部入席,除了铁壶煮水沸腾声外,室内再无任何声响后,主人才会进入茶室。

插花艺术本是佛门高僧出于众生平等的理念,将被风雨打落的残花收集起来,至于容器中。茶道大师对花的敬拜,只是将他们作为茶会的一个唯美部分,并视为独立信仰。真正的爱花之人应该让它们在本来的生息地成长、败落,按照大自然的规律,遵守生命的意义。

茶室简单朴素,远离尘嚣,成为避开外界烦扰的圣地。

茶之美:艺术欣赏、茶道大师

欣赏艺术需要与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创造者与欣赏着要相互礼让。艺术家要知道如何让作品展现内涵,欣赏着要知道如何去接受作品表达的内涵。我们对艺术加以用心倾听时,艺术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成为世界通用语言。茶道大师对艺术所做的贡献是多种多样的,日本所有的著名花园都是茶道大师设计的, 但与之相比,他们对社会礼仪和习俗的影响更大。

茶道大师教导我们穿颜色庄重的衣服、用恰当的精神去照料花草、强调人类天生就热爱简朴,展示谦逊带来的风采。事实上,在他们的宣传带动下,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片神奇的东方树叶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中华文明走过漫长的岁月。

中国茶可以划分为三大文明演绎:煎茶艺即唐朝古典主义;点茶艺即宋朝浪漫主义;泡茶艺即明清写实主义。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 “茶” 而解之。这主要是强调茶的解毒功能,茶的药用价值。

764年,陆羽写《茶经》,这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因为这部书,茶才成为真正的 “茶”。茶被独立出来,有了固定的程序,变成一种仪式形态。

达摩本是印度一位王子,舍弃尘世繁华而进入佛门,成为一代禅宗,来到中国宣讲佛法。达摩说很重要的一点,讲的是茶与禅学的关系——禅茶一味,密不可分。

以一花一叶、一茶一饭所昭示的生活美学正受到城市新人类的热情追捧,喝茶,不但健康,更多的是能让人安静下来,心平气和的沟通交流。



文章目录:月丫读书 - 首页

上一篇:读书 | 低调的奢华:从秘书到首辅的官二代张廷玉 

下一篇:读书 | 忧伤的《红发女人》 

相关文章

  • 读书 |《茶之书》的茶禅美学

    《茶之书》是我阅读的第一本关于日本茶道的书籍,缘起于我近几年对喝茶的喜爱。在我看来,茶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饮料;喝茶,...

  • 爱禅茶

    茶 茶 茶 禅茶一味的茶 禅 禅 禅 茶禅一味的禅 禅是今生的茶 茶是忘我的禅 莫问前世谁坐禅 只求此生喝喝茶

  • 茶禅

    茶者,禅之味也;禅者,茶之道也。茶不外禅,禅不离茶。品至味而入至道,不亦美哉?

  • 东方优雅•禅妆美学下午茶全球发布

    2017年12月21日《东方优雅·禅妆美学下午茶》全球概念新闻发布会在惠州喜来登酒店隆重举行。 极致的优雅美学禅妆...

  • 《晨语》

    “禅茶一味”,禅与茶,很多人认为禅是寺庙内师傅们的修行,和茶有什么关系?其实不然,禅、茶它是一种文化。茶与禅在其各...

  • “禅茶” 佛门中的这盏茶,究竟是什么滋味

    禅茶,被说了千万遍。 佛门中的这盏茶,究竟是什么滋味? 禅茶的真义 禅茶的真义在于将其作为禅修的延伸,在茶事活动中...

  • 《茶的思考》——感悟台湾的文创美学之旅

    月初参加一个《台湾文创美学》之旅,拜见了美学大家——蒋勋、音乐教父——罗大佑、茶界泰斗——周渝、最后还去了禅...

  • 普通的茶和所谓的“禅茶”,区别之处

    问:普通的茶和所谓的禅茶有区别吗? 答:茶是一个茶,心却不是一个心。 “禅”进入茶,能让不懂禅的世人,喝了茶感受到...

  • 茶之书——茶序

    茶可以行走于全球,遵循了一个规律: 先是药品,可以救命;(生存) 后是神品,可以通灵;(精神) 再接着是妙品,可以...

  • 茶之书🍵

    冈仓天心《茶之书》一席茶里的大文章 A tempest in a tea-cup 我们中国对于茶叶知识的浩瀚文字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茶之书》的茶禅美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qzo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