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时 的 夏 夜
文/王渭锋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旭日和煦的春天及丹桂飘香的秋天总是那么的短暂,而骄阳似火般的夏天就显得格外的漫长。人们在三夏龙口夺食或伏天辛勤劳作的同时还要经受酷暑的煎熬,然而儿时的夏夜却是那么的温馨、浪漫,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夏日的傍晚,当太阳渐渐地隐身于一片落日的余辉中,老天会适时地送来一阵微微的凉风,随着清风徐徐、杨柳飘摆,闷在家中避暑的老人们穿着宽松的衣裳摇着蒲扇、端着板凳从家里缓缓走出,孩子们则带着各自的玩具连蹦带跳地从家中出来去找各自的同伴们尽情戏耍;在田间辛苦劳作的农人们会趁着傍晚的清凉争分夺秒地干活,直至夜幕降临他们才带着一身疲惫从田间归来。回家后他们在简单的洗漱后、吃点东西就搬着凳子、席子、凉椅、竹床等家什到门外乘凉。老人们早就将门前的场院打扫得干干净净,并洒上几盆水,这时人们会感到特别的凉爽与惬意。坐在场院聊天的人们,往往是三五成群、各自为伍,虽说闲聊的话题有所区别,但也井水河水、各不相扰。
阵阵微风中往往夹杂着孩子们的欢歌笑语,老人们坐在一起大声地闲侃民间趣事笑谈及秦始皇磨民、牛郎织女那样的民间传说,或小声地诉说着各自的儿子、媳妇和邻里间的东家长、西家短;年轻小伙们在一起胡吹浪谝、嘻嘻哈哈;大姑娘、小媳妇们在一起则窃窃私语偶尔还传来一声甜甜的笑声;那些爱好秦腔戏曲的早已拿出了各自的家什在村中的老槐树下悠悠扬扬、唱念做打。一阵微风吹来,各种气息声响夹杂着、混合着,虽说有点纷乱但又是那么的和谐与安详。此时,唯独那些挑灯夜战、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在经受着蚊虫的叮咬及酷暑的煎熬,他们在备受辛酸折磨的同时却又充满甜美的梦想。
夜深人静,人们或纷纷搬起各自的家什回家,或在屋外露宿,此时一切喧嚣、吵闹都归复于平静,唯独蛐蛐的鸣唱声还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悠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