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的“紫色名片”(上)

宁夏的“紫色名片”(上)

作者: 月亮山下的鞋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7-06 10:19 被阅读33次

    近几年,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越来越受到国际葡萄酒市场的热捧,产区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宁夏葡萄酒的品质也得到市场的认可和同行好评。蓬勃发展的生机,催生了宁夏这张极为重要的“紫色名片”,成为宁夏走向世界的核心竞争力。

    而这些成绩的获得与宁夏独特的风土、政府的积极推动、酒庄人的努力和开放的葡萄酒精神密不可分。

    极具保护价值的“风土”条件

    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形成了缤纷多彩的世界。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一方方水土形成了不同肤色的人群、特征各异的物产、鲜明魅惑的文化。

    因此,“风土”我们可以理解为独特的自然条件和与之相生的人文。

    宁夏这不足700万人的小小省份,对于风土的理解和区域品牌的打造上是非常成功的,值得学习和借鉴。比如中宁枸杞、中卫硒砂瓜、青铜峡大米、盐池滩羊、灵武长枣、西吉土豆等等,无一不是对风土的高度认识和保护的结果。

    风土的概念,在葡萄酒的世界里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致。因独特的风土条件而形成的独具魅力的葡萄酒,使其他地方只可以模仿,但没办法复制,更无法替代。比如说加拿大冰酒、德国雷司令、夏布利霞多丽等等。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要想取得成功,短短的历史、刚起步的葡萄酒文化,可以深入研究的地方不多,唯一能做的就是基于对这方土地“风土”的深刻认识和保护。

    宁夏产区的风土特点(一):土壤和雨水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最好的土壤是砂砾土、灰钙土。贺兰山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西北风和雨水的冲刷,在贺兰山的东边形成大面积的砂砾土平原。这种砂砾土土质非常疏松而且不蓄水,渗透和蒸发的速度很快,而这里的年降雨量也就是200毫米,植物要是在这种环境生长,必须叶子少而小、根系非常发达,否则必死无疑。

    葡萄树显然在这种环境中是生存不下来的,必须有相应的水分作补充,刚好这里有黄河水可以浇灌。因此,如果没有黄河,就没有了宁夏葡萄酒。

    那么,这样的土壤属性和降雨量,我们就能体会宁夏葡萄树的根系有多发达,那么发达的根系,使得葡萄富含微量元素、矿物质也就顺理成章了。

    品酒师口中说的宁夏葡萄酒有“草药”的味道,也是由此而来。

    宁夏产区的风土特点(二):风能和光热

    植物的叶面越大、越薄,那么该植物的抗病虫害能力就越差,这也是葡萄树脆弱的原因。葡萄树生病主要是由于雨水、土壤里水分蒸发形成的湿气熏烤而造成的,这对于降雨量高的产区来说,是个头疼的大事情。

    而宁夏在这方面的顾虑就很少,每年降雨200毫米、蒸发1800毫米,使得这里很干燥,那葡萄树发病的病因就很少存在。

    一旦有雨或湿气上升了,这时候“西北风”就派上了用场,西北风带走这地面上方的湿气,减轻葡萄树的压力,保护着葡萄树的健康生长。

    宁夏的光热资源很不错,昼夜温差大,这是很多果实都喜欢的,而葡萄更为明显。光热过强的话,会使得果实糖分很高,酸度变低。光热弱,那么糖分低,酸就高。宁夏这方面的资源刚刚好,所以宁夏葡萄含糖量高、含酸适中,这是做好酒的理想果实。

    白天葡萄树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糖分、吸取养分,晚上温度降低,植物的自然保护功能就会发挥作用使糖分、养分等更好的保存下来而不是流失。

    宁夏产区的风土特点(三):葡萄的种植管理特性(人文风土)

    人们在种植农作物时,都会根据当地自然条件研究和他相匹配的种植管理手段。宁夏对于葡萄的管理,也是一直在持续不断的研究,形成自己的特点。当然,这项工作未来更会更加深入的研究下去。

    就目前来说,葡萄种植管理特点有:

    单位面积葡萄树少。在现行推广的种植管理方式中,每亩栽植300棵葡萄树,这个密度基本上是全世界非常低的。葡萄树越稀少,那么亩产量就越低、葡萄树吸取的土地养分就越多。

    采取“冬埋”方式。葡萄采摘后,入冬前需要剪掉葡萄树上当年生长的绝大部分枝条,然后把葡萄树埋在土壤里过冬,春天再从土壤里小心的挖出来绑到架上。这样的耕作方式,大幅度提高了葡萄的管理成本。宁夏现在也有研究葡萄如何不冬埋,但在短期内很难有重大进展。

    当下最火的葡萄酒保健功能研究结果是发现葡萄的“白藜芦醇”。这个物质对人体的好处堪称巨大,抗癌、防心血管病、抗衰老等等不一而足。而这种物质的产生,跟植物所受的创伤有关系。冬埋对于葡萄树来讲,那是很不舒服的创伤,那么我们可以认为,宁夏葡萄酒的“白藜芦醇”含量还是非常骄人的。

    葡萄树的架型结构。目前热门葡萄树的架型结构是厂字形架型结构。就是葡萄树主干横在一条线上,葡萄树结果的地方也在这个部位。这样的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葡萄的成熟度高度一致。成熟度一致的果实,是做好酒的很好保证。

    依托于风土之上的政府引导

    中国是大国主义国家,行业的兴衰发展,政府的带动引导极为突出,五千年的历史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证据。

    独特的水土人文使宁夏有无法拒绝的理由去保护、去发展葡萄酒产业,那么如何在这小省份、少资源的情况下发展好这么庞大的事业,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为此宁夏政府做出了大量的、极致的努力。

    宁夏出台了第一部地方葡萄产区的法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是中国的第一部地方葡萄产业法规,足见政府对宁夏发展葡萄酒的决心,为的就是让这个产业健康、规范、长久的发展下去。如果一件事情需要通过法律来规范,那说明这件事极其重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有人还搞事情,那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这还触犯了法律,后果很严重。

    宁夏把葡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宁夏就葡萄产业专门制定了长期规划也就是《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总体发展规划》,规划的幅度、魄力远胜于五年规划,这是一个大信号。换句话说,假如这葡萄产业发展垮掉了,那么宁夏就没有了这个有非常深远意义的支柱产业,这是任何人不想看到的结果。

    “小酒庄大产业”的发展路线。当宁夏拥有这么一块好蛋糕的时候,在思考葡萄产业发展的路上探索了许多。如果宁夏走大企业路线,还是拼不过像张裕这样的大企业,更别说跨国公司了。当然了这么好的风土条件,本身是天然生产酒庄酒的好地方,走加工厂的路线称得上是“牛吃牡丹—浪费”。所以,宁夏想发展好这一产业,必须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于是,宁夏就借鉴全世界那些著名产区的经验,首先向波尔多取经。

    说起宁夏与波尔多,就需要讲一个小插曲。2011年,在北京的一场盲品赛中,宁夏酒获得前四,拉菲第五,让专家大跌眼镜,严重怀疑。所以,法国葡萄酒产区、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组织专家,抱着怀疑的态度打着交流的旗号来到宁夏寻求答案。在国外专家亲自了解之后,对这方风土、产品品质表示震惊,强烈建议保护发展这项产业。

    从此,宁夏与波尔多的交流就日益密切。宁夏的小酒庄大产业的路线,也是借鉴波尔多的成功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加以优化使得这个路线更符合宁夏实际。

    位于禹皇酒庄南面的鸽子山中法葡萄酒庄集群示范区,同样也是双方合作的重要成果。

    “列级酒庄”的评定。当大大小小的酒庄建立起来以后,如何让众多酒庄在规范中竞争发展、如何发挥酒庄的个体力量,如何让众多酒庄良性循环,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局面,是很有必要研究的话题。在这个问题上,宁夏同样借鉴法国经验,于是在2013年出台“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

    目前,全世界对于列级酒庄的评定,只有“法国波尔多”和“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这两个产区。列级酒庄的评比是对酒庄的综合实力的考评,刚开始先评第五级,后面逐级往上评,到达一级就是顶级。2013年初次评出宁夏十大五级列级酒庄,禹皇酒庄就是其中之一。

    空前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宁夏做酒,法律、政策的规定,只能选择踏踏实实的种植葡萄园、建立酒庄,一步一步来。作为商人,这样的投资和收益会很长,资金也紧张,于是宁夏就花大力气去扶持大大小小的酒庄。

    从种苗的选择、葡萄园的管理、酒庄的建设、产品的销售、技术的培训,宁夏都有相关的政策和做法,大部分是以奖代补,促使建设高规格的酒庄。

    酒庄在运营时有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同时积极联系多方投资机构,为酒庄发展提供资金帮助。

    宁夏政府敢扶持,也动真格,有过五十万株疑似带毒种苗全部销毁的前例。

    抱团营销思路。酒庄的发展,销售就是命脉,这一个个酒庄的实力、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让这些酒庄的葡萄酒放在老百姓的餐桌上,也是政府的思考的问题。

    宁夏政府就与各平台、组织、政府间牵头拉线,举办多层次、多角度的宁夏葡萄酒推介会,让一个一个酒庄参与进来。

    宁夏政府花大量资金鼓励酒庄、集体(个人)在全国各城市建立推广中心或专卖店。既开通了更多人接触、了解宁夏葡萄酒的机会,也为将来打通销售渠道、保护产区品牌(打假)埋下伏笔。

    综上所述,宁夏拥有得天独厚的风土条件,宁夏政府对葡萄产业支持也空前巨大,对于宁夏的酒庄来说,是特大的利好消息。因此,宁夏酒庄就在这样的利好下,取得快速的发展,宁夏酒庄酒整体品质逐步提升,消费者也越来越认可宁夏葡萄酒。

    (未完待续)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所供职单位无关)

    推荐文章

    夏日养生与饮用葡萄酒

    葡萄不洗能酿酒?

    来自葡萄酒旅游的盛宴

    葡萄酒对人体健康的证据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宁夏的“紫色名片”(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rfh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