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自己是那种不会向朋友借钱过日子的人,可是毕业后我却向几个要好的同学借了好几次钱。
上初一时,班主任有一次在统计得到补助费的同学的花费情况,当我说出自己的饭卡里还有100元之后,立即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哗然,随之而来的是他们在讨论我的节约。
我记得当时只有两三个同学的饭卡里还有钱,全班60多个同学,大多数同学都已经全部花掉了。
坦白讲,我上初中和高中都很节约,估计全班同学都知道。
和班里的同学比起来,自己的生活费也没差多少,大多数同学的生活费都差不多。
那时候的自己觉得,节约是一种美德,也可以吸引同学们赞赏的目光。
可没想到毕业之后,曾经如此节约的自己会需要向同学借钱过日子。
曾经的我不是那么节约吗?
怎么毕业之后就变得大手大脚了呢?
初来上海乍道,虽然身上只剩1800块钱,但心中有无限的美好憧憬,顿时觉得充满了力量,觉得一切皆有可能。
以为自己会一帆风顺的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可以养活自己,不用伸手向家里要钱,可没想到,小小的日子,我竟过得如此的窘迫。
充满未知的命运,每日的转移我们,命运是觉得有趣,然而我们是多么可怜啊!
生活似海,起伏不定,无边总是看不到头。
没来上海之前,关于上海的想象都是美丽的,想象她是一位神秘的香美人。
对于没钱的人而言,上海就是上海,是东方明珠,是外滩;
对于有钱的人而言,上海才是纸醉金迷的魔都,夜夜笙歌的十里洋场。
后来想明白了,毕业后虽然没有钱,但有段时间花钱没概念,是因为报复性补偿。
然后想告诫自己,当下不要那么苛刻自己的钱,不然到后来可能会心理失衡。
虽然之前打过招呼,但好几个月都没有还我同学的钱,会不会以为我想赖账呢?
借钱总是卑微的,连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真的不自在。
这个月实在撑不下去了,今天星期六,给老妈打了个微信,谎称自己工资只发了一小半,没钱交房租,需要她支援点儿。
白天说得好好的,给我转钱,晚上她微信给我转了1500。
随后就微信语音,非常生气的说,房租为啥这么贵?几百块钱租不起一个房,说我啥都好贵,说谁谁谁也在上海,人家都是几百块钱租的。
我瞬间无语了,信口拈来是我老妈的绝招儿。
之前就已经和她算过一笔账,也知道房租2000块钱一个月,她好像现在才知道一样。
还说我干的活儿屁用也没有,还不如回老家当个老师。
由于这些话我已经听过很多次,也就习惯了。
之前没有向她要钱,可能她觉得我过得还不错,由于疫情的特殊情况,找她要了一次钱,我啥用也没了。
见得多了也就无妨。
穷是原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