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志红老师《身体知道答案》一书中,讲了好多跟身体链接的案例和方法。
我有的时候会抱着一种好奇心体验一下,就像玩游戏一样,每次都有很不错的感觉,所以现在有点点迷上这些“游戏”了。
有个案例是讲一个高三的孩子成绩下滑的厉害,原因是她上课的时候很容易走神,不知所措的她去找武老师做。
武老师就问她:刚才你讲自己上课走神的时候,越是努力将自己拉回来,越是走神的厉害,你讲的这些话感觉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发出的?或者说你的注意力在什么部位?
女孩儿告诉武老师,这些话都是脑子里的,好像脑子里有两个声音,一个说“不要走神”,一个却将自己拉向走神,它们不停在打架,让她脑子很乱。
接下来,武老师就让女孩儿做了一个练习:
身体坐端,双脚踏地,同时把注意力放到双脚上来,感受双脚的每一部位。
这个小练习只有短短的两分钟,女孩儿就告诉武老师自己感觉“很舒服”。
我在脑子乱糟糟的时候也尝试了这个办法,不知道是最近居家办公工作量小的原因,还是真的有效,反正做完这个练习的时候,心会很静。
这让我想到美国著名的催眠大师史蒂芬.吉利根说过的话,他说头脑里的声音常常不是自己的,它们更可能是来自父母、老师和其他人的声音。
所以,如果把自己的注意力往身体上放放,很多时候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而且,如果经常跟身体链接,还会发现:
“讨厌、厌烦与鄙视等包含对别人强烈评判的感受是从头部发出的。
同情、包容、爱、悲伤等种种渴望爱又担心失去爱的情感是从胸部发出的,集中部位是胸口。
力量、宁静,与某一事物、某一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合为一体感产生时,注意力是集中在小腹部位的。”
除此以外,我还做过两个链接身体的练习,并且跟弟弟也探讨过。
一个就是武老师在书中也讲过,我在其他地方也了解过的,被称为“身体扫描法”的方法。
我觉得也应该是冥想的一种,会有助于身体的放松和休息。
方法很简单,就是用自己比较舒服的姿势或坐或躺,然后按照从头到脚或者从脚到头的顺序来感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越细节越好,有些部位感知不到,就可以用想象的方法。
结果我好像还没感知完,就呼呼大睡了,醒来也很舒适。
另外一个是对于身体某个部位的疼痛的。同样是“扫描”自己的身体,如果感觉哪个部位不舒服,就把注意力停留在那儿,不做评判和评价,只是观照这个地方,静待一会儿,这个地方就会热乎乎的,然后就没有那么痛了。
读书到这个地方的时候,其实我是想起了自己当年生哥哥的场景。那个时候在待产室里还有一位宝妈,可能宫缩太疼了,她不停地喊,然后请求护士给她打止疼针。
我当时因为是第一胎,也没有什么经验,只想着要顺产。神奇的是当阵痛来的时候,不知为什么就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到了疼痛的部位,然后是跟着那个节奏来呼吸,就挺了过去。
后来哥哥出生后在产房里表现得很乖,医生还夸他像妈妈一样坚强!
不过,等到生宝子的时候,结果我就表现得有些怂,可能被大家照顾得太好了,加上正在读研的弟弟也特地坐飞机过来陪着我,所以就产生了依赖,加上生宝子之前不是肚子疼,而是腰酸,弥漫得整个背都跟折了一样。
就在弟弟地陪伴下,在走廊里走来走去过了后半夜,直到天亮宝子出生。
现在想来,如果那个时候有意识地关注身体的感觉,调整呼吸的话,应该也会好受不少。
所以,尽管我跟姐妹儿说每次读武志红老师的书都容易“魔怔”,但是真的收获不少,尤其是这本《身体知道答案》。
就像吉利根老师讲的那样:“每个人的第一个家都在身体里,每当你真的需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便可以聆听,可以和它做朋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