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偶然刷到蒋勋的视频,听他讲与《金刚经》的缘分。那声音太吸引我了!当年为了拿到他讲的红楼梦全本,特地注册了一个不熟悉的听书网站。看了这个视频之后,那熟悉的声音引我去听南怀瑾的《金刚经说了什么》。
休息时躺着听,干活听边干边听,断断续续地听了几天。只记得须菩提问,佛告须菩提。像《论语》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记录的师生问答一样,里面有很多答疑解惑的内容。不同的是,须菩提的问在情理之中,佛的解答听着迷糊又糊涂。我到不急,因为我大概明白佛祖的意思本就是做好事,心存自然就好,急就错了。好几次,我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这大概是此时此刻心无挂碍,波澜不惊的写照吧?
南怀瑾先生的解读中有一句话——“学佛之人自己修行未到,不要急急忙忙去渡人”,这句话给我印象颇深。
今晚瑜伽课过了大半时,一高个浓妆的漂亮年轻女孩匆匆进来。拿着瑜伽垫子插到我与讲台之间的位置——我是第一排,前面只剩一米多宽的距离了。她冲我抱歉地笑笑,毅然铺好垫子开始动作了。
平衡训练开始了。抬一只脚置于另一大腿内侧,高举双手合十。双手环抱膝盖拉近腹部,然后用一手握住同侧脚心或大脚趾,拉向身体侧方。平常我做不了这个动作,今天上节课的搏击操保证身体活动开了,气息相对较稳,可以站直,站稳,脚也敢抬高了。只是腿部力量不够,坚持不到要求的时长。
可是,晚来的女孩子一直在摇摇晃晃,做不了动作但坚持晃。接下来还有犁式等动作。她的摇晃幅度很大,可以用扑腾一词来形容了,还伴有倾倒的声音。她离我太近,我得注意着她别砸到我。她个高手脚长,不注意也可能扫到我。可能因为这几天在听《金刚经》,我心里并无太多不安。专心稳住气息,收住核心,打开髋部,伸直手脚——能做到这点,于我很难得。
可是教练忍不住了,她无奈地说“”你影响到我了,我几乎不稳了。门上有贴着,迟到十五分钟就不要来静态课了。”女孩子小声抱歉了一下,比较尴尬。
课后我在教室休息了一会儿,走到一楼前台时,看到高个子女孩在跟前台小伙子抱怨老师说她了。没有听到上下文,不知道她如何描述课堂事件的。本来没想多事,但不想让前台误解教练,我直接在他们的对话中插入,对女孩说道:“你今天确实影响到大家了。下次迟到了不要插到前面,在后面找个位置就好。下次千万不要这样做了。”我的声音并不严厉,也没有责难的表情,我只是想此刻她不该再抱怨搏同情。我对犯错误的孩子一向宽容,这次我也仅仅把她当做不懂事的孩子而已。她仍旧小声说了句“对不起!”,并无其它表示。
这几天我发现我以前对佛法有误解,佛祖是为解救众生而来,只是有些修行的人是避世的。于我而言,不能避世,少让佛祖操点心,就是我的心愿了。芸芸众生,嘈杂拥挤,礼让包容,才能和谐共存。约束好自己,才能给他人留有空间;方便自己,也需要无扰他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