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婚姻,怎么说呢?围城内的人想逃出来,围城外的人又想冲进去。
然而逃出围城的人,才体会到原来围城外的空间虽大,但似乎茫茫人海,何处是落脚?
不敢说城外城内哪里好,经历的人才有更深刻的体会。
说说我见到的围城内冲出来的人。就说我熟悉的人吧!做个例子,女子离婚后,带着孩子和娘家人住在一起,开始娘家人也是挺同情她的,父母都帮女儿带孩子,同情女儿一个人不易,好让女儿出去赚点钱,日子才好过。
然而女儿也没有什么手艺,书读不多,也只能做快递超市之内的工作,一个月只有三千多。孩子要读书了,幼儿园学费就要三千多,每天还要父母接送。
不知为什么,这样日子久了,弟弟弟媳脸色开始不好看,他们也有孩子,俩姐弟的孩子年纪差不多,常常在一起玩,孩子玩着玩着性子就来了,上演着打架。这不儿媳就有意见了,做老人的两个孩子说谁好?说内孙儿媳妇给脸色,说外孙又觉得外孙可怜。
女子干活回来时,弟弟弟媳越来越不客气,脸色难看。所谓相见好同住难,抬头不见低头见,姑嫂住在一起,久了总会有尴尬的时候。而且很多事情也会产生矛盾。
父母也觉得这样下去不行,出面叫女儿自己出去租屋住。
女子在娘家也觉得住不下去了,只能去镇上租屋住,每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后才出去干活。回来后才又做饭,这比在娘家辛苦多了。
也许自己辛苦一点没什么,但开支加大了,要房租要伙食要孩子教育费,生活就像迫自己架在火上烤一样,经济成为压力,每天还要忙得像个陀螺一样。
女子累了,父母也想到她的难处,于是托周围的人说媒,为了缓解压力,女子此刻又想冲进城内,生活的捶打不是她想的城外生活比城内精彩。
和前夫在一起时,女子只是家庭主妇,带着三个孩子,前夫每月六七千元,工作繁忙,忽略了对妻子的关爱,久而久之两人产生了隔阂,女子也不想在家里做家庭主妇了,每天围着孩子转,生活无趣,丈夫有时也不谅解,这样的日子她越来越压抑。她想前夫能赚钱自己也能,没有什么大不了,就这样离婚了。
本来她不想要孩子的,但又害怕自己老了没有依靠。
谁知一个带孩子的妇人没有手艺生活比城内要彷徨无助。
她想再次冲进城内了,因为自己实在吃不消。得找个人缓解经济,缓解情绪,否则自己也快崩溃了。在父母的安排下相亲了几个,男人对她没有什么意见,只是都说要把孩子放在她父母处。女子不愿意放弃女儿。
最终一个也没有相成功。
万般无奈下,女子父母约前亲家见面,还好,男子因为两个孩子,为了生活,为了孩子,别人介绍,他也没有去见面。他不想两个孩子有个后妈,想到以后的日子会更麻烦。
在双方父母的撮合下,两人才重新走在一起,两人重新在一起都吸取了教训,相互间有了体谅,以前女子不放手给公婆带孩子,现在放手了,为了孩子为了的生活,女子也工作了。
婚姻只有两人互相体谅,互相理解,才能走得更长久。
想说的是一个女人想走出围城不是那么容易的,得要掂量掂量一下自己的资本,自己的能力。还有走出城内,开始时是雄心壮志,生活拷打以后,才知人生不易,除了要经济生存,精神也要一点寄托。城外未必有城内的精彩。
还是三思而后行,谨慎一点好。这女子还算幸运,但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幸运的。对此,大家的看法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