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在第10届First青年影展上上映后,这部总花费7万元的超低成本国产恐怖片,开始引起国内观众关注,继而又因口口相传的好评大受追捧,被称为“近十年最好的国产恐怖片”。
影片讲述了两个大学生为了拍摄一部农村民俗主题纪录片,来到山东省临沂市的一个农村,继而卷入一系列诡异惊悚的事件之中。
为了增加影片的真实感,导演马凯采用了伪纪录片的形式,再利用民间的“驱邪”方式来营造诡异氛围。将故事的发生地选在一个偏僻荒凉的半废农家乐,檐下的红灯、半夜游魂般晃荡的长发女人、本身自带诡异惊悚感的纸扎娃娃、突然暴起伤人的中邪主角……观众在前半部分“纪录片”感的铺垫之中,接受了“这是真事”的心理暗示,于是自觉代入自己,陷入影片营造出的恐怖情境之中。
但,如果观看影片的人没有接受到导演的“暗示”,这部影片便就是一部粗糙、搞笑的国产恐怖,营造恐怖的手段矫情低劣,所谓的悬念不过是最套路平常的“人为犯罪”,答案明晃晃挂在那里,所有的经过、结局便都成了一场“过家家”,看个热闹解个闷儿罢了。
在这样的前提下,不管是设局、结局,都变成了虚张声势的闹剧。后面的夺命狂奔,因惊吓过度失去理智互相杀戮,也就成了咋咋呼呼的玩笑。
一句话总结,《中邪》前面70多分钟看得想睡,后面20多分钟又很搞笑。
影片的开始,为了点明两个大学生的目的,导演安排了神婆、街头算命等戏份,但是匆忙跳跃,我一度以为是被剪断了,感觉情节特别跳。
为了营造生活真实感,导演又放进去了两个人之间的各种闲聊调侃。后面为了铺垫丁鑫和刘叔性格的戏份也是冗长累赘。即便是纪录片,也是要主次、层地感分明的,并不是什么都往锅里炖。太乱、太碎,是这部分的观感。
据说让一部分观众觉得恐怖的,就是《中邪》中的“驱邪”情节。
刘梦和丁鑫打听到当地最有名的一个神婆“王婆”后,前往寻找正在某户人家“做法”的王婆,这是片中第一次出现“还人”戏份。
“还人”又叫“送替身”或者“送替身”,但一般并不用在“驱邪”。
民间有一种说法叫“童子命”(生辰八字可查)。童子命说法有多种,但最常见指的是这个人由“仙童”投胎或附体,比如哪位神仙身边的使唤童子。
童子命的人一般长相出众,清秀漂亮,小时便比较聪慧,但是随着年龄渐长,身体会出现越来越多问题,小病不断,大病也有。严重的往往活不到成年,即使可以长大成人,生活中也有诸多不顺,尤其是婚姻感情方面。
而破解童子命的方式中就有“送替身”,意思是给那位神仙添补个使唤人,代替了这个已经投胎下凡的孩子。
所以,这叫“还人”。
而“中邪”指的一般是邪祟之物缠上,或者身体出现病患,或者精神异常,它们的确会“提”要求,但一般不会“要替身”,影片中的王婆,却是将“还人”当作惯用、常用手段。
一个闻名十里八乡的“神婆”,除了拿个娃娃烧一烧,冲点符水喝一喝,连点看家的“神异”本事都没有,怎么让人信服?“下药”再给“解药”的设定根本经不住往细里想一想。
陈丽姐弟以“中邪”为名,将王婆引到农家乐后,影片中又植入了“神仙菜”和“五大仙”之类的说法。“上菜不上单数”这个确实有,黄仙、灰仙、白仙、长仙(也叫柳仙)、狐仙等“五大家仙”也是晓者众多。
陈庆顺着王婆的意,故意说了姐夫曾经杀死过一只黄鼠狼,之后家中灾祸叠出,姐姐也“中了邪”,是为了让王婆相信他们姐弟是真的遇到过怪事,也是真的想求助。
这部分设定没有问题,但是陈丽的“中邪”症状(在我看来)又不对路了。这段情节“人为”痕迹太明显,不足以成为“惊吓”悬念点。
之后王婆为陈丽驱邪,用的又是“还人”这一招。不管是黄鼠狼复仇还是婴灵缠身,“送替身”都是不对症的药。
据说片中王婆“跳大神”那段,是跟着当地神婆一招一式学的,那就不知道是“地域”原因还是个人原因了,学得好“过家家”。
看过的观众应该记得王婆口中念的“歌谣”中提到“马童”,说这个又要回到“童子命”。
“童子命”中还有一种,即是要做某位神仙的“马童”。马童,字面意思就是“牵马的童子”,也就是帮神仙跑腿办事的。
神仙要帮凡人驱灾看病,是不能真身显灵的,就需要一个媒介,也就是“马童”。他会暂时上到“马童”的身体内,通过这个身体的口和手来做事。
这样的话,王婆“抓马童”做什么?“还人”做什么?
当然,这些可能是地域不同、方式不同,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些“业务”已经很不对路。在山东当地也许是对的,对看电影的我来说,就像在看骗子演戏,不生气就不错了,哪里还会觉得恐怖?
当然,影片之后也揭示了王婆的身份问题,并继续安排各种恐怖事件发生,以此来诠释“邪”性。比如半夜笑声、悬挂在楼梯口的娃娃以及上吊自杀的陈丽又突然出现等等。
但失去了民间“异术”的加持,这些情节就完全是一部国产恐怖或者惊悚片常用套路了,非但没有恐怖感,反而满满都是闹剧感。
虽然如此,我也承认《中邪》确实是一部还不错的国产恐怖片,毕竟……国恐什么质量,大家都很清楚是不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