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因为拆迁,也许,刘婆婆幸福的生活可以一直这样持续下去。
那天在麻将桌上,有人羡慕嫉妒恨地对牛婆婆甩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村小学将被地区中心小学合并重建,牛婆婆居住的三层小楼离村小学不远,刚好被规划在了新建小学的范围内。
牛婆婆兴奋的一夜没合眼: 一拆暴富的新闻多的数不胜数,没想到她牛婆婆在六十多岁的年龄,居然摊上了这等好事。
果然,不到半个月,村干部带着拆迁办的工作人员,挨家挨户上门和规划类的住户谈拆迁事宜,牛婆婆是最后一户。
前面几户都比较顺利,轮到牛婆婆时,拆迁办的负责人傻眼了: 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干瘦老太婆,居然狮子大开口,不仅要两套100平方的电梯房,还开出了另外赔付两百万的天价。
在所有人看来,修桥建学校是属于公益类事业,一般不会有人为难。何况,牛婆婆这栋三层小楼加起来也就二百一十个平方,已经住了二十年了,又没有装修,格局早已落伍,她们家也就四口人,按正常的拆迁补偿,补一套100平的电梯房,余下的110平方补偿一百万已经是高价了,这老太太是不是想钱想疯了,居然开出这么离谱的价格?
经过三番五次的交涉,拆迁办将补偿款加到了120万,牛婆婆依然死不松口,没办法,这事儿被层层上报。
这一次,政府没有妥协,经过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政府部门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 宁肯重改建校图纸,也绝不能姑息这种刁民敲政府竹杠的行为。
就这样,建筑队开始在牛婆婆房屋旁边平整土地。建校是一个大工程,光旁边一块树林都挖了一个多月,机器和工人们来来往往,每天忙的热火朝天,却再也没有人上门来找牛婆婆谈拆迁的事了。
当另几户已经拆迁的村民,欢欢喜喜拿着拆迁款,搬进了政府补贴给他们的新电梯房居住时,牛婆婆一家却每天顶着漫天灰尘,忍受着机器刺耳的轰呜声,苦不堪言地继续当钉子户。
又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茶馆里开始传出了学校放弃拆迁牛婆婆房屋的打算,说是准备向另一边扩建。
牛婆婆开始坐不住了,万一她的房子不拆迁了,她一夜暴富的梦想不就落空了吗?
她牛婆婆怎么可能坐以待毙?于是,她又换上了她的那身行头, 戴着墨镜,拄着文明棍前往市政府。
然而这一次,牛婆婆却没有以前那么好运了,牛婆婆被保安礼貌地“请”了出来。这之后,无论牛婆婆如何泼皮耍赖,都被保安死死拦在外面,再也进不了市政府的大门。
上面放出话来: “你不是嫌拆迁款太少吗?那你的房子就留着吧,别人可不嫌少,难道不拆你的房子,学校就建不起来不成?”
牛婆婆傻眼了,村民们背后指指点点,儿子媳妇也开始埋怨起牛婆婆来。
她牛婆婆几时受过这样的阿腌气?不行,必须得闹点大动静出来,不然她这“牛婆婆”的绰号不就名不副实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