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现在的90后可能不太理解80年代农村妇女和事业单位高级工程师的差距。相当于现在的前台小妹和霸道总裁吧。如果他们能喜结连理,那是小说中的情节。
这个故事真实地发生在80年代初。
叶清燕的父亲在她两岁那年因病去逝,母亲带着她到城里来打工,认识了在事业单位打扫卫生的一个女人,那女人家庭幸福,见叶清燕母亲模样标致,便张罗着把她介绍给单位的高工。高工的妻子走得早,留下三个孩子,俩儿,一女。
高工见了叶清燕的母亲一面,看上了。
这件事对女方来说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叶清燕的母亲以为自己从此登上某种殿堂,她和孩子的户口也可以农转非。农转非啊,这是当时花多少钱也办不了的事。
她一下子成为全村人最羡慕的女人。
可是结婚后她才发现,自己也不过是来当保姆。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要她一个人打理。高工同志的工资对她严控,买菜都要记账,猪肉涨价两毛钱,高工同志还要去菜场核实。
高工同志很快升成副局长,那更是回家就当爷的主儿。三个孩子都拿她们母女当使唤丫头,叶清燕小小年纪就在家里是跑腿货,吃饭的时候,明明醋罐子离她哥更近,还要使唤她递到面前去。
没过多久,叶清燕的母亲发现她老公跟当初的介绍人有一腿。原来他们早就有一腿,介绍人为了要个转正的指标,长期献身毫无进展,于是把这个性子软弱的漂亮寡妇当成大礼送出,成功转了正,情人关系还照样维持着。
忍,成了叶清燕的母亲在那二十年里的一种坚定。
2,
二十年后,叶清燕继父的三个孩子相继结婚生子,叫继母去帮忙带小孩。这种无偿劳动她已经做了二十年,人老了,也不想惯着他们了,她婉言拒绝。
孩子们生气:“到底不是亲妈呀,以后清燕结婚了,你不给她带孩子?”
“一视同仁,都不带。”
叶清燕的继父已经退休,戾气衰减,60多岁了也没啥能折腾的,就由着他们去吵吧。
老的不威风了,孩子们还威风。他们说:“不帮我们带小孩,就别指望我们给你养老。”
“没指望过你们。”
叶清燕大专毕业,本来有机会可以进继父的单位,三个孩子一起使绊子,单位不接收她。而继父,也没有从中斡旋。
叶清燕恨透了这个家庭,恨透了母亲年轻时的虚荣。她想,母亲衣锦还乡时别人指着她说,看那就是某某局长的老婆,她一定自豪地觉得再苦也值得吧。
3,
在畸形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里怀着一股恨。由着这股恨劲儿,叶清燕发狠又读了专升本、研究生,考了会计证,最后自己考进一家更好的事业单位做会计。她在工作的那两年里攒钱还清了念书时欠下的债务,这时有一家五百强企业到小城来开分公司,叶清燕跳槽过去,30岁就做到财务总监。
事业稳定后,叶清燕结婚生子。夫妻俩都忙,不得不找保姆带小孩。
第一个保姆找来,没过两天,叶清燕发现家里现金少了。她把保姆开除后,才发现连结婚时买的金镯子都被偷走。
第二个保姆找来,人前温顺,人后打小孩,又果断赶走。
第三个保姆虽然不打孩子,但天天变着法子找叶清燕要东西。有天叶清燕听到小区里的一群保姆在攀比,谁家给了很多不要的名牌衣服,谁家连卫生巾都给她买,叶清燕家的保姆说:“我最可怜,只能在给小孩买东西的钱上面扣一点下来。”
……
孩子长到一岁半,来来回回换了五个保姆,一个可心的都没有。这事儿把她整得焦头烂额,只好去求她妈:“妈,你来给我带孩子吧?”
母亲说:“当初我答应了不给你带孩子。”
叶清燕火气冲天:“那你现在一定要来给我带,我看看他们还能怎么着你?”
“我不想给人留话柄……”
“留话柄怎么了?”
“我一辈子都说话算话,没给人留过话柄。”
叶清燕无奈,她妈一直都是这么老实得气人。给什么人留话柄?还真的是看那三个孩子的脸色吗?肯定不是,她清楚得很,她妈就是怕那个后爹有意见。
4,
第五任保姆跟第六任没交接好的一天,叶清燕手忙脚乱在家弄孩子,结果工作上出了岔子。周末开会,她被领导一顿猛批。
崩溃的叶清燕打电话给她妈:“你非要为了你那破牌坊,对我见死不救吗?”
她妈只得来救场。
半辈子都在伺候人,果然不一样。老人一来,家里立刻变得井井有条,万事万物一下子都理顺了。叶清燕哀求她妈留下来,再把孩子照顾一年,等上幼儿园就好了。母亲不答应,不过两人僵着的时间里,母亲还是硬着头皮在给她帮忙。
没几天,叶清燕在路上碰到她姐,继父的小女儿。对方阴阳怪气地说:“你妈呢?”
“在我家。”
“哟,不是说一视同仁,谁的孩子都不帮忙带吗?”
“就帮我带了,怎么的?”
“把我爸一个人扔在家里不管,有没有良心哪?我爸天天吃饭都得上街吃,吃的都是地沟油。年轻的时候给你们享受荣华富贵,老了就这么翻脸,不合适吧?”
“你爸合适,你爸跟那清洁工睡觉合适,你们仨儿在我背后使绊子让我上不成班合适,你们压榨我妈的劳动力合适,你们全家干啥都合适。”
俩人在大马路上干了一架。来来回回都是继父单位的人,叶清燕也顾不得讲究了,撕撕撕,去他妈的,什么姐啊哥的,比仇人还恶心。
一回到家叶清燕就发飙:“妈,你跟他离婚!”
“啥?”
“离婚!跟他离婚!我养你!”
母亲问清情况,没有作声。前两年有个政策,叫家属工补缴三万多块钱的保险,60岁开始每个月可以领一千多块钱的退休金。叶清燕帮她交了钱,现在她也是拿退休金的人了。一月一千多块钱,撑不着,饿不死,她现在不需要依靠男人。
“离吧!”叶清燕说:“我在我们小区再给你买套房子,用你的名字买,以后你就跟我们过。”
5,
叶清燕的母亲确实是挣扎过。
一辈子没被人善待,现在女儿出息,又孝顺,女婿也很好,什么都听她的。她应该重新选择生活。
可是,她很犹豫,现在那老单位事改企,离倒闭也不远了。老头儿退休金并不高,三个孩子都在单位里混日子,一个比一个混得惨。全家人都风光不再,她就这样跑了,老头儿哪个养?她太了解那三个孩子的秉性,他们哪个也不会接老头儿去自己家。
犹豫的当口儿,老头儿病了,要做心脏手术。她连忙给叶清燕打电话,要去医院照顾老头。
叶清燕气炸了:“那我儿子谁管?”
“我带到医院去。”
“在医院怎么带孩子?”
母亲没办法,最后小声说:“要不,你再找个保姆吧。”
叶清燕跟她吵了一架。算了,她就是稀泥糊不上墙。自己的事情,还是自己解决。
她只好又找了个保姆,不是十分满意,只算六分凑合。这头儿忙完,想想按理应该去医院看看继父。叶清燕跟老公买了点水果过去,在病房里,看到母亲在给继父喂稀饭。她拿勺子的手上还捏着个小方巾,她撇稀饭里的米油,舀一勺,在碗沿子上把勺底带一下,老头半闭着眼睛,听到声音就张嘴,米油从嘴角溢出来一点,叶清燕的母亲很熟练地拿方巾帮他擦了。
她在门口看着,那祥和的场景很感人,好像是一对恩爱夫妻,什么芥蒂都没有发生过。有一瞬间她很茫然。母亲爱这个男人吗?她对自己这场婚姻的评价到底是什么呢?她从不曾恨过自己的卑微吗?
从医院回来,叶清燕对母亲死了心。她三十多年来都一心想一雪前耻,这已经成了她活着的动力,而母亲似乎并不想。
6,
继父出院后,叶清燕的母亲又跟他生活到一起。有时候她去看望母亲,发现他俩坐在太阳下聊天,还笑,很幸福的样子,真是不能理解。
老公说:“她自己觉得好,就好吧,别把你理解的幸福强加给老人家。”
叶清燕的继父到底年纪大了,做了大手术之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熬了一年多,去世了。
叶清燕总算找到理由把母亲接过来。这时孩子已经上幼儿园,母亲只负责接送即可,她变得很寂寥,时常一个人坐在卧室里发呆。叶清燕发现母亲老了很多,她觉得她很可怜,世界上最可怜的可能就是这种女人,没有得到半点爱,却一直恪守着某些东西,跟信仰宗教一样。
一天母亲带着小家伙出去遛弯儿,叶清燕在母亲卧室里发现一本相册。这是她们家唯一的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们一大家子的全部岁月。继父死后,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分家产时想到这本相册,叶清燕也没有想要过,虽然里面也记录了她的童年。
她一页一页翻过,她小的时候真是土,穿着她姐不要的裤子,怀里抱着一把假枪站在天安门布景前面一脸肃穆。还有她妈和她继父,每年都有一张合影,一开始眼神呆板,后来有了笑容。时光又残忍又温和,叶清燕心里很难受。
比深情,谁也比不过她母亲。
母亲回来后,洗菜,做饭,身子已经有些佝偻。叶清燕靠在厨房的门框子上问她:“妈,你是不是对我后爹很有感情?”
“一起过了这么多年,是猫是狗也有感情了。”
“可是他对你这么不好。”
“也没你想得那么不好,他走时给我留了钱,瞒着他孩子给的。”
“多少?”
“五万多。”
能偷偷攒下来五万多也不容易,算他良心发现吧。可叶清燕还是不服气:“你感动了?”
母亲停下来:“孩子啊,你不知道我吗,我一直就是这样的人啊,你就说狗吧,它的特点就是忠诚,你打它,骂它,叫它别对你忠诚,它做不到啊,它不忠诚就痛苦,这是天生的东西,没得选。我就是觉得我跟谁结婚就要对谁忠诚,说过什么就要做到什么,没别的想法。”
叶清燕感到喉咙生疼,她忍住眼泪,错开了身子。
忠诚,现代社会多么匮乏的感情,无论对方回馈的是什么,她都纯粹而坚定地忠诚着。三十多年来叶清燕一直认为那是一种下贱,但在这一刻,她觉得那是一种光辉。至少母亲无愧于心地过了一生,在时间的沉淀中,平凡的信仰变得温柔而博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