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年我才十二岁吧!堂兄华也只比我大几个时辰,也是十二岁,我俩属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在当时一度被传为笑谈,村里人说:“他俩兄弟咋就这么生得恰当时候,这般有缘呢?”
十二岁的年纪正是求知的黄金时期,可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是很好,一度被外公、三爷当众训斥:“你成绩这么差,还看电视。”
吓得我赶紧避开他们咄咄逼人的利眼,许久不敢正视他们如烛的目光。或者当着众人的面干脆跑回家。可看电视的心依然不曾忘记。
那时候,在乡村的日子里除了读书就是空闲时间晚上去别人家看一下电视,娱乐生活根本谈不上;更别说看课外书了。
有次,已读小学四年级的华有一本半新的巜思想品德》,当时我在他家玩;翻看了几页,立即被书里文图并茂的插图所吸引。特别是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插图更是深深的吸引了我。我激动地想将这本书带回家细细看,忙认真的对堂兄说:“哥哥,这本书卖给我吧!多少钱?”
国字脸、憨厚的华回答:“五角钱。”
于是,我当即将母亲给我的五毛钱递给了他。
可我回到家里,母亲突然问我:“我给你的五角钱呢?”
我忙回答:“买了哥哥的一本书了。”
她立即带着我走到堂兄家,吩咐华:“将钱还给他。”
堂兄只得老老实实地将钱还给我,而我也只能乖乖的将爱不释手地巜思想品德》还给他。
此事对我的打击很大,它彻底的伤害了一个少年的自尊心,使我一度无颜再见堂兄;哪怕碰巧遇到,也随之匆匆地避开了他。
当时这五角钱也能买很多东西,很值钱。可既然儿子已经买了你侄儿的书了,为什么你做大人的还要去追回呢?这不是很让自己的儿子难为情、难堪吗?可也只有初中文化的母亲哪里知晓做儿子的心曲呢?
这件事过去很久后,我一度不理会自己的母亲。而今堂兄却于2012年8月在福建自己开的汽修店里英年早逝,时32岁。据嫂子说患的是心肌梗塞。
他就这么走了,剩下伯母与寡嫂带着两女一男活着。但最终嫂子还是将小女儿送人了,自己也改嫁到了安徽,男的是个不能生育的。一家人就这么散了。今年清明节,嫂子破例回了一趟老家,在堂兄的坟前伤心欲绝;声声诉说生活的艰辛。临了,并为他点烛烧纸,也算是对亡兄的一种安慰吧!
逝者长已矣!生者何以堪!远在天国的堂兄安息吧!一路走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