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近期密集阅读和写作的缘故,包括自己每天的千字随笔,以及工作上经常的几千字评论稿件,而且由于需要在行业媒体上发表,所以质量要达到一定的水准。对文字有了些新的认识,同时会读一些知名记者,尤其是央媒的文章,更加印证和加深了这样的认识,今天先大略记录下来,以后再系统性的归纳和整理。
达意
达意就是表达意思,这对于新闻类的文章,包括声明、通告等尤其重要,因为这类文章写的水准好坏最重要的标准就是意思表达的是否完整、准确、合理以及艺术性。在这方面,一些央媒记者的文章可以说是这方面学习的典范。常常一个简短的声明或报道之中,除了字面的事情交代之外,言外之意所表达的内涵也能十分丰富,包括事件的背景,人物之间的关系,未来的走向,隐含的条件等等。这些都在简短的几个字句之间得到了表露,可谓微小之处见功力。因此,很多人都无不佩服这种行业内的黑话,短小精悍却涵义深刻。
克制
克制,主要体现在基调、评论类长文之中,这类文章常常需要用严密的逻辑来支撑文章想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因此文章的逻辑性必须既完整又严密,在预先构思好逻辑并开始论述的时候,好的文章不会像有的人那样,常常在论述到某一点时肆意发挥,用力过猛,但在有些关键的点上却一笔带过缺乏力度。这样会造成整个文章整体失去平衡感,所以这里说的克制,就是要一切为了严密完整的支撑观点服务,时刻把握文章的整体论述,不在不必要的地方浪费口舌,也不在该说的地方惜墨如金。这方面比如C114的南山写的一些文章,往往在主旨之下进行论述时,从不拖泥带水,该点到为止的地方绝不拖泥带水,该说出的话也从不含糊,在这种克制之下,文章整体给人一种浑然天成的整体力量感,非常难得。
节奏
相比以上两点,文章的节奏感相对更加的具象化。是一种更接近文字本身的语言感觉,行文时字句之间首先要满足流畅和连贯,在此之上若能保持稳定的快慢缓急,轻重有度,显示出游刃有余的节奏感,那么文字本身的水准可以说又上升了一个高度。好的节奏感不仅会让读者在读的时候有一种非常舒适的阅读体验,会更容易被带入其中,而且在阅读的时候紧跟这种节奏更有助于很好的理解其内容。像听一首曲子,感情的萌发、发展、高潮再到回归平静,整个过程中的节奏如果把握的好,听众就很容易被代入并紧紧的融入其中,更有利于理解作者的情绪和表达的氛围。就像我读村上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情节的推进中,不同的节奏把握的很到位,慢的时候能让读者慢下来,仔细品味那种氛围和环境,而当情节加速推进的时候,能抓住读者快速探寻真相,来回穿梭游刃有余,不亏为高手。
关于写作,要学的还很多。
网友评论